放大器最佳替身 比較器應用版圖再延伸

要做出一個明智的決定,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這種情況在選用比較器(Comparator)時更為明顯,因為工程師必須精確地選擇最合適的比較器。比較器的市場從2005~2006年已增長超過20%,但這也只是放大器整體市場總額的10%。
2008 年 06 月 26 日

產品設計要求嚴苛 HDMI相容測試戰戰兢兢

HDMI組織規定HDMI產品必須通過HDMI相容測試(Compliance Test)才能打上HDMI商標。同類產品中的後續產品也應通過自測試(Self-certified)。業界極力推薦廠商在將產品送測前,先做預測試以節省時間和金錢。亞德諾(ADI)分別在美國的格林史寶拉(Greensboro,...
2008 年 06 月 26 日

善用CFD模擬散熱效能 縮減高功率LED開發時程

高功率LED的應用日益擴大,但散熱問題仍是廠商頭痛的課題,而現可藉由計算動力分析模型進行LED封裝的熱能分析,以降低產品設計初期的複雜度,加快產品上市時程。
2008 年 06 月 26 日

提高LED TV動態比 局部調光功不可沒

現階段LED TV背光模組設計技術有新進展,將有助於色彩飽和度、功耗、亮度、對比度等效能提升,惟成本仍是最大阻礙,成為廠商戮力解決的課題。
2008 年 06 月 26 日

高齡獨居問題日益嚴重 無線感測網路把關照護工作

由於社會環境的變遷,目前世界各先進國家出生率皆呈現逐年快速降低的狀態,此現象會加速人口結構高齡化的發展。年輕一代婚後分居及未婚人口增加,將共同導致高齡獨居人口激增(表1)。高齡獨居人口所衍生的照護問題,如未獲妥善因應將會增加社會成本。
2008 年 06 月 25 日

應用領域擴大 觸控面板技術各擅勝場

透明輸入器的觸控面板雖然具備筆記輸入性、價格等其他方式無法媲美的優勢,不過面板反面確實仍存在許多光學問題,觸控面板廠商須與下游系統廠商進行密集的協調、合作,才能開發更高性能的觸控面板。
2008 年 06 月 24 日

具備較高靈敏度優勢 電容式感測器融入彈簧設計

利用彈簧製作的感測器,可突破電容式觸控設計無法直接將整套感測器建置於覆蓋層下方,或附在裝置外殼中的印刷電路板中的限制,且還可開發更多應用,如LED背光,而其具備的許多優勢,包括靈敏度高、適合較厚的覆蓋層等,使彈簧成為電容式觸控設計的重要角色。
2008 年 06 月 17 日

LED驅動IC效能大幅躍進 中小尺寸背光源全面升級

中小尺寸LED背光源已成大勢所趨,其中LED驅動IC於高畫質、系統散熱等效能進展扮演關鍵角色,現透過高度整合方案,將可達成更佳的電流調節、故障保護以及調光性能,提高LED背光源的使用價值。
2008 年 06 月 09 日

利用CCD取像技術 新型態多點觸控螢幕成形

由於蘋果iPhone採用易於使用之觸控螢幕介面,使得多點觸控成為目前最受矚目的焦點,然而在大尺寸的觸控螢幕上,要利用電子或電容示技術實現多點觸控有其瓶頸,若使用光電式技術,則可真正實現多點觸控螢幕桌面電腦。
2008 年 06 月 06 日

全新溫度量測技術出爐 LED發/散熱可視化付諸實行

提高發光元件的驅動電流值可增加光輸出,不過驅動電流值增加會使元件的發熱增大,此時發光元件的溫度與光輸出成相反關係,此外隨著元件的溫度上升,光輸出的損失會變大,如何降低光輸出損失提高發光效率,避免發光元件溫度上升的驅動條件設定非常重要。
2008 年 06 月 06 日

混合訊號微控制器力挺 三通道LED驅動IC設計出線

固態照明目前已快速成為電機工程與設計中最受矚目的領域之一。發光二極體(LED)結合高彈性與效率,是傳統照明難以比擬的技術。LED目前已被運用在許多建築與舞台的照明設備上,因為其能從很小的體積中發出可靠及壽命長的光源。每種特殊照明都是獨特的,因為每個行銷部門都能在不同的功能中發現其價值,因此市面上出現越來越多特殊的IC產品,讓原本就已經繁多且差異化的產品種類更加多元。可程式混合訊號微控制器(MCU)正被業者快速採納,因為單一元件能整合各種周邊功能,這類周邊元件包括脈衝調變(PWM)、通訊介面、放大器、比較器、以及資料轉換器。
2008 年 06 月 04 日

利用無線模組送出感測訊號 MCU實現3D擷取/搖控

近年來Wii已風行全球,因為互動式電玩不但可達到娛樂目的,更可因人體實際動作達到運動強身的目的,可說是娛樂與運動雙重目的皆能同時兼顧,適合全年齡層使用者包含小孩與銀髮族,且適合各種室內場所使用。
2008 年 06 月 0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