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價格低/可重複燒錄特性 HT48E50試作電子遊戲機

遊戲可訓練一個人的反應能力、智商、思考、推理、策略、創造力等,將遊戲整合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如手機、數位個人行動助理、個人電腦等,可讓產品更具競爭力、提升附加價值,並增進商機。
2007 年 05 月 31 日

節省保護系統運算成本與處理時間 可變轉/解碼器設計受青睞

數位多媒體內容保護技術,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在於處理的運算成本。多媒體資料往往比一般資料龐大,尤其是影音資料。所以,編碼及解碼所須耗費的運算成本,是保護系統的重要負擔。為使運算成本降低並縮短處理時間,「選擇性編碼方法」的觀念遂被提出,此種方法,僅有一小部分多媒體資料會進入加密器處理。
2007 年 05 月 31 日

銀墨/銅箔膠帶簡單易用 快速建置電容式感測器原型

電容式感測(Capacitive Sensing)技術能讓MP3播放器或手機的使用方式更顯酷炫。由於觸控感測器隱藏在表面之下,因此相較之前充滿機械式按鈕的表面,看起來既清爽又整齊,且手指毋須費力就可輕鬆使用以往須由機械式按鈕控制的產品功能。為使讀者了解這項新技術帶來的優勢,本文提供設計指南,讓設計業者知道如何在任何一種非導體的表面上,迅速建構電容式感測器原型。
2007 年 05 月 31 日

量測誤差持續縮小 視效函數偵測器通過光學檢測標準

現今很多的產品皆須依據視覺的考量進行檢測,如平面顯示器、相機、發光二極體(LED)等,而量測方法皆由最基本的光度學(Photometry)衍生而來。在物理上,對電磁輻射(IR~UV)能量進行定量評價的實驗學科稱為輻射度學(Radiometry),以瓦特(Watt)或焦耳(Joule)的能量單位來表示,而在可見光波段(380~780奈米)內,人眼感知程度後的相對應計量學科則稱為光度學,以流明(lumen)為單位。此兩單位的關係定義為光輻射功率1瓦、波長為555奈米的單色光源,其光通量為683流明,並衍生出不同的物理量(表1)。
2007 年 05 月 31 日

廣色域化顯示器大行其道 LED背光模組補色技術再現

數位相機的普及化促使印刷出版業的作業流程產生重大變遷,主因是以往排版印刷大多使用彩色負片入稿,而在相機數位化後,由數位相機拍攝所獲得的紅、藍、綠色資料排版情形漸增。由於數位排版可縮短交期並降低作業成本,因此印刷業正在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數位改革。
2007 年 05 月 31 日

搶搭WiMAX標準商機列車 RF晶片設計挑戰重重

WiMAX標準已在產業間掀起一股熱潮,為趕搭市場商機的列車,各家廠商針對該市場推出晶片組解決方案,但目前仍有諸多系統變數影響解決方案的實現,如何克服困難已成為業者戮力的技術目標。
2007 年 05 月 31 日

提供更多彈性與智慧功能 整合式電源供應控制器當道

交流轉直流(AC/DC)備援電源供應器(Redundant Power Supply)的二次側(Secondary Side)整合,一直為多數半導體製造商所忽視,因而須要動用數百顆的分離式元件如運算放大器、電晶體、電阻、電容、及數位邏輯等,來實現各種二次側控制與監控。
2007 年 05 月 07 日

結合高效能IC/模組 實現最佳數位功率管理

欲確保伺服器、電信、網路交換設備或其他高可用度系統能維持高可靠度,產品將需要多重層次的監控功能及電源控制機制。此外,系統還須透過通訊匯流排進行遠端量測,以便進行故障報告及管理整體系統,達到最佳的效率。餘裕調整則用來進行全面的系統層級測試,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與特定應用積體電路...
2007 年 05 月 07 日

智慧型車輛趨勢成形 高效能汽車電子設計挑戰高

為達成汽車在安全、舒適性能規格愈益嚴格的要求,致使半導體業者須採用更複雜的電子元件以開發功能加倍強大的汽車電子產品,在此趨勢下,提供兼具效能與成本優勢的方案將成為今後設計人員所面臨的一大挑戰。
2007 年 04 月 30 日

可靠度/低成本/高精密需求推升 壓力感測器技術持續演進

汽車內使用的壓力感測器應用範圍廣泛,舉凡側面撞擊事故、引擎管理系統以及胎壓感測等都需要借重壓力感測器達成,而隨著終端市場對於駕駛安全性的要求提高,將成為促使感測器技術精進的一大推力。
2007 年 04 月 30 日

迎接高速封包網路世代 CDMA2000/3.5G殊途同歸

同屬於高速封包交換下傳技術的CDMA2000與HSDPA技術,不僅提供下世代行動網路布建環境更多技術選擇,其兩者皆擁有相同的網路封包傳送架構,在在顯示未來IP行動網路多元整合的趨勢。
2007 年 04 月 30 日

順應產品設計整合潮流 數位電源將成最佳選擇

【數位式電源管理系列(一)】   數位電源晶片已被許多半導體供應商做為改善傳統類比設計的方案。為取代既有的類比電源設計,數位電源方案須更優於現存設計的效能,以提供多樣化的設計優點。數位方案除可改善類比建置的效率、尺寸和成本外,其所能提供的好處還有更多,如可針對其應用,判斷數位電源是否為正確的選擇。 ...
2007 年 04 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