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清訊號對雜訊比定義 挑戰ADC雜訊比之極限

有效位元數是ADC性能表現的一項重要參數,它代表ADC在操作時的解析度,在晶片測試時有效位元由訊號對量化雜訊比的量測值所決定,半導體測試產業通常會將訊號對量化雜訊比混淆為訊號對雜訊比,實際上二者有所差異。本文將釐清訊號對雜訊比之定義,並以環境雜訊計算,推斷訊號對量化雜訊比公式的適用極限。
2006 年 11 月 24 日

加快產品設計時程提升DSP效能 FPGA協同處理器扮要角

各種高效能DSP平台一向都採用通用型DSP處理器來執行以C語言開發的演算法,而現今為提升DSP整體效能,亦有採用以FPGA協同處理器的作法,此種方案無論在效能、功耗、以及成本方面均具有顯著的優勢,並可加快產品設計開發的流程,加快產品進入市場的腳步。
2006 年 11 月 24 日

音訊演算處理速度需求大幅提增 DMA可實現最佳化效能

為提升DSP整體效能,近年來,DSP在架構上有諸多創新,DMA可說是目前市場採用比重最高的關鍵元件之一。透過音訊加強型DMA創新架構的助力,使其能達成與DSP作業同時的任務執行進而減輕DSP負擔,因而大幅提高DSP在平行處理能力的發揮,協助音訊工程師開發出更加完美的音質。
2006 年 11 月 24 日

慎選ESD保護元件 避免HDMI產品受靜電干擾

由於HDMI訊號頻率高達742.5MHz,且以高速傳輸訊號,對於ESD保護元件的特性要求即更加嚴格,特別在靜電容量方面更是影響元件效能的重要關鍵。目前變阻器與齊納二極體在設計架構改善後,靜電容量已可低至0.6~1pF,而松下使用的雙金屬薄膜並行技術,更可低至0.5pF。
2006 年 11 月 02 日

掌握電源配置設計準則 有效發揮USB供電特性

為確保USB供電裝置的正常運作,並避免對所連接的電腦造成損害,設計人員須於產品設計之初仔細了解USB的電源標準。本文介紹USB在裝置列舉時的電源限制及相關規範,以充分發揮USB通訊協定所提供的匯流排供電的便利性。
2006 年 11 月 02 日

MB-OFDM技術躍升主流 UWB市場版圖持續拓展

OFDM近年來應用持續拓展,其中資料傳輸率的最佳發揮則是MB-OFDM。該技術代表WiMedia陣營的UWB技術,以480Mbit/s超寬頻傳輸獲得注目。雖然該技術所屬的IEEE 802.15.3a已於2006年1月解散,但在USB選擇MB-OFDM為新一代高速無線傳輸技術後,業界標準的氣勢正方興未艾。
2006 年 11 月 02 日

符合多樣化無線技術 IQ調變輔助射頻測試

由於射頻通訊系統必須使用最新的調變技術,以符合目前多樣化的無線技術,如何運用類比及數位調變以掌握射頻訊號變化,成為測試應用的關鍵之一。本文將針對I/Q資料概論,與射頻和無線系統的關係,闡述IQ資料在通訊系統獲得廣泛採用的實際考量。
2006 年 10 月 27 日

提高產品差異與開發速度 嵌入式軟體重要性日增

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驅動下,如何加快產品開發速度,已成是半導體業者信奉的金科玉律,而達成此一目標最重要的關鍵角色,即在於嵌入式軟體。
2006 年 10 月 27 日

提升SoC開發效益 導入ESL設計刻不容緩

隨著系統單晶片設計的複雜,不論系統設計、硬體設計,或軟體設計工程師均面臨嚴峻挑戰。藉由電子系統層級設計方法的導入,可將設計抽象層級由RTL提高至交易層級,讓工程師在設計初期即能快速針對系統晶片的模型進行分析,提早發現潛在錯誤,降低設計風險並加速產品上市。
2006 年 10 月 27 日

ESL設計加速軟硬體整合 虛擬系統原型扮演要角

建置系統單晶片的挑戰重重,然而,新興的電子系統層級設計,在設計初期探索系統架構,讓使用者快速開發出虛擬原型,再開始建置細部的硬體。軟硬體工程師因而能順利獲得定義完備且通過驗證的規格,以便進行設計工作。
2006 年 10 月 27 日

善用電子設計工具 提升奈米製程良率

先進製程帶來各種物理與電子效應,使得開發策略對良率最佳化的影響日益提升,而具備製造意識的工具與方法,讓半導體製造業者能以更高的效率在設計初期階段就融入製造觀念。本文將討論影響奈米製程技術良率的重要因素,並說明電子設計為何在強化奈米電路良率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
2006 年 10 月 27 日

整合手機與單晶片微控制系統 智慧型GSM密碼鎖為安全把關

本文提出「GSM密碼鎖」,使用現今最熱門的手機與門鎖結合,以數位科技替代傳統機械鎖。除了手機開鎖功能外,也整合門窗防盜與偵煙系統,當小偷入侵或火災發生時,系統會發出簡訊並撥打電話告知屋主,讓屋主第一時間掌握家中情況。
2006 年 10 月 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