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採用升降壓充電控制器 解決鋰電池發熱問題

鋰電池充電大多採用降壓模式設計,也就是直流輸入電壓比電池充飽電壓高,例如串聯三顆每個Cell為4.2V的鋰電池,電池最高電壓為12.6V,採用16V、19V或20V的輸入電壓充電時,充電線路只須設計成降壓模式...
2005 年 12 月 14 日

多媒體量測技術解析 邏輯分析儀脫穎而出

從筆記型電腦到輕巧型多媒體裝置的流行熱潮中可以發現,行動技術已成為市場上的一股強大趨勢。因此特殊問題是工程師在設計行動設備時須考慮的,如產品小型化以及維護電池壽命等...
2005 年 12 月 14 日

單週期控制設計奏效 PFC晶片有效縮減電路板空間

功率因數校正技術,是影響電力傳輸線路效率「功率品質」的重要指標,在環保與商業考量下,如何透過功率因數校正技術,設計出高效能且高功率密度的電路,已是當今重要的課題...
2005 年 11 月 14 日

802.16標準設備功能向上提升 可程式化方案需求顯現

當無線基礎建設設備製造商爭相競逐於發展基地台設備時,出現需要可程式化解決方案,以達到任意增加不同功能的根本要求,大部分製造商也將會需要從802.16-2004升級到802.16e的方法...
2005 年 11 月 14 日

FPGA型DSP需求增加 控制電路實現高效能DSP

FPGA的用途近來又有突破性的發展,因為FPGA現在可被用作建置各種高效能訊號處理功能的引擎,而且可作為取代ASIC或為運用DSP處理器的訊號處理鏈提供效能加速之機制...
2005 年 11 月 14 日

滿足序列量測需求 示波器觸發能力大幅提升

觸發式示波器改變量測應用已經過了60年,其中觸發為螢幕能夠穩定顯示重複波形的關鍵因素,也是擷取單一事件的工具,從侷限於實驗室的工具,搖身一變電子量測廣泛解決方案的角色...
2005 年 11 月 10 日

運用MSO偵測內嵌式設計問題 MCU混合信號設計有解

使用微控制器(MCU)或數位信號處理器(DSP)來設計混合信號的內嵌式系統時,工程師向來習慣使用示波器加邏輯分析儀來測試和除錯...
2005 年 11 月 10 日

LCD TV系統量測專欄:掌握液晶電視顯示圖像特性 解決類比影像訊號受干擾問題

本文是一系列介紹LCD TV系統量測專欄的最終篇,將介紹各種影像受干擾後,圖像顯現的特性,藉此解決干擾問題,提升影像訊號品質。儘管數位電視即將大張旗鼓,但類比類比訊號技術是永遠不會落伍的...
2005 年 11 月 10 日

電源:採用標準介面線設計 ADC待機模式延長電池壽命

元件的小封裝和低功耗是攜帶型電池供電應用中的兩項關鍵特性。因此攜帶型系統設計所採用的元件不能在這兩種特性方面有任何的缺點。人人都期望更小巧的行動電話、MP3播放器、個人數位助理(PDA)和數位相機...
2005 年 11 月 10 日

掌握技術原理與協定特性 開創ZigBee殺手應用

短距離無線技術ZigBee,可細分為由802.15.4與ZigBee兩種通訊規格所組成。前者規範了實體層與媒體存取控制層的定義,為其感測網路的精神所在;後者則為ZigBee與眾不同之處...
2005 年 11 月 07 日

電源:考量系統整體效率與板材空間需求 慎選DSC升降壓電源供應架構

數位相機(DSC)與大部份電源供應器一樣,必須有兩個脈寬調變控制器(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將輸入電壓先升壓後再降壓。SEPIC(Single-Ended Primary...
2005 年 11 月 07 日

從微米走向奈米 半導體製程推進難關不斷

根據新修訂ITRS(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技術藍圖,清楚地指出目前半導體製程技術,已經從早期微米以上製程不斷地微縮,經過0.1微米以下,進入到「奈米」世代...
2005 年 10 月 2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