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測試專欄:半導體製程的監視器 參數測試讓製程更完善

ULSI製程技術的快速發展,讓半導體的基本元件(Device)已經可以做得非常小,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半導體製程(Process)技術就變的非常複雜...
2005 年 04 月 04 日

SoC設計探索:善用符號式模型檢驗技術 追求系統正確性

本文我們將舉例簡單介紹如何利用符號式模型檢驗技術產生即時系統之測試案例。結合兩種方式:測試與符號式模型檢驗,截長補短以追求系統的正確性...
2005 年 04 月 04 日

類比及記憶體電路為重醒課題 探討被動式RFID晶片設計

被動式晶片設計的概念,與傳統穩定供電的無線射頻晶片之設計理念不同,尤其是低功率的晶片電路設計門檻更高。因此,本文將以被動式標籤為主題,探討其最重要的類比與記憶體電路的設計特性...
2005 年 03 月 29 日

提升RFID標籤辨識率與安全性 PJM技術打造高效能晶片

RFID晶片成本為其能否普及的重要關鍵。PJM(Phase Jitter Modulation)技術係作用於RFID晶片設計上,提供多次寫入、高速讀取及一次讀取多筆等特性...
2005 年 03 月 29 日

利用USB連接媒體播放器 行動數位內容正風行

本文將探討數位媒體內容風行市場背後的各項因素、微軟所祭出的Portable Media Center作業系統與環境、詳細的技術協定問題,同時探討如何妥善保護內容,而數位內容又如何合法地在各種媒體播放裝置間傳遞,以及業界提出的各種替代方案(或其他機制)...
2005 年 03 月 29 日

打開機子說亮話 PSP-超越遊戲機的代表作

Sony在家庭電玩遊戲機的成功,必須回溯到90年代初期無心插柳的「Playstation」一炮而紅來談起。這個成功,讓Sony不僅取代了任天堂在遊戲機市場的龍頭地位,更是讓Sony累積了為數眾多的電玩軟體...
2005 年 03 月 29 日

企業應用10G乙太網路儲存的推手 整合式傳輸線成本優勢顯現

網路儲存針對不同的需求,可提供各種層級不同的技術。一般而言,最常見的技術就是以光纖通道(Fibre Channel, FC)技術為基礎的儲存區域網路(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s)。此項技術成熟且兼具高效能的強固區塊型儲存網路已經獲得多數大型企業的採用...
2005 年 03 月 29 日

採用最佳化MOSFET元件 展現直流匯流排轉換器的優點

直流匯流排轉換器(DC Bus Converter)是達成隔離式直流-直流轉換器提升功率密度,以滿足新一代網路與通訊系統應用的方法之一,直流匯流排轉換器採用固定的50%有效週期率、一次端自振式(self-oscillating)控制器與驅動器,結合在一次端與二次端所採用的最佳化MOSFET技術,如最新的100V與40V...
2005 年 03 月 29 日

讓WiMAX展現極致效能MIMO-OFDM技術完整解析

WiMAX屬於IEEE 802.16規範下的都會網路,它的運用條件介於局部區域網路與行動通訊網路之間,多路徑通道特性變化範圍大,使得MIMO-OFDM技術能以不同型態被彈性應用,充分發揮優勢...
2005 年 03 月 03 日

測試液晶電視亮度頻道特性 電視訊號為何失真?

本期專欄所要討論的重點在於電視訊號是受到那些原因影響,而導致色彩與亮度的失真?內容包含振幅響應對視訊頻率、群集延遲特性對視訊頻率、線性波形響應、色彩對亮度相互調變等7大項測試類別...
2005 年 03 月 03 日

介紹雜訊指數定義與量測方法 Y因素與冷雜訊為常見量測技術

雜訊指數(NF)長久以來對量測裝置有很深遠的關鍵及影響力。而本文中所主要探討的是雜訊指數測試項在大量生產環境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本文將提出對雜訊指數之嚴謹的定義及比較2種常用的量測方法,連同分析測量的資料和利用仿真的結果作一比較,提供對測量之結果及加入錯誤來源所產生的影響...
2005 年 03 月 03 日

釐清各參數與電壓及功率關係 CMOS雜訊放大器挑戰最佳設計

1901年,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成功地將無線電信號傳送過大西洋後,從此揭開人類無線通訊的序曲。時至今日,無線通訊早已與人類生活緊密結合,舉凡手機、PDA等可移式電子產品等,皆是無線通訊重要的應用...
2005 年 03 月 0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