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靈魂之窗 雙目相機成就3D立體視覺應用

3D圖像或影片,是指在圖像或影片中的每一個像素(Pixel)的座標元素值,除了有寬度和高度以外,還有深度(Depth)。想要拍攝立體圖像或影片,可以使用雷射3D環景攝影機,這正是飛時測距(Time of...
2021 年 11 月 11 日

降低行動裝置即時運算負載 AR同作巧助神經網路推論

在行動裝置上執行神經網路推論時,利用AR同作執行,並選擇適當行動機器學習框架,不但可讓部署過程更容易,同時也可依據目標裝置的差異提升效能。
2021 年 11 月 08 日

結合接近感知/精準定位 UWB/ BLE實踐空間感知應用

越來越多的日常用品或裝置,包括智慧手機、門鎖,甚至最新的汽車,都應用空間感知的無線功能。具有空間感知功能的數位裝置可以感測它相對於其他裝置的位置,然後對其他裝置的位置變化做出回應。空間感知功能協助這些數位裝置的使用者們,可以更輕鬆地度過每一天。
2021 年 11 月 07 日

釐清無線干擾原因 藍牙傳輸測試解決影音不同步

藍牙(Bluetooth)是現今相當普及的無線傳輸標準,是透過短波超高頻(UHF)無線技術,以2.4GHz的頻道進行無線通訊,透過這個無線技術標準連接裝置。其中,聲音傳遞在藍牙通訊中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藍牙經過不同版本的發展,除了支援無線通話並透過A2DP等技術來傳遞聲音外,也發展出許多應用裝置,例如藍牙耳機或喇叭等相關無線設備。
2021 年 11 月 06 日

助力裝置製造/程式應用開發 藍牙5.3加速無線聯網互通

隨著聯網裝置不斷增加,無線通訊傳輸標準也不斷更新。最新發布的藍牙5.3規範強化了四個主要功能,有望成為裝置製造商與程式應用開發者的首選無線協定。
2021 年 11 月 04 日

優化系統量測校正/簡化設計 穿戴裝置血氧量測更精準

隨著COVID-19疫情的蔓延,人們針對血氧濃度的量測需求更加迫切。在新一代搭載光學類比前端元件的穿戴醫療裝置中,除了考量到諸多設計因素外,具校正功能的量測系統亦可實現血氧飽和度精準量測。
2021 年 11 月 01 日

滿足垂直產業特殊任務需求 AI Edge彈性成就關鍵應用

在邊緣如何平衡性能與功耗,實現低延遲、小尺寸、低發熱以及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首要任務。因此,為了滿足這些要求,本文提及的AI Edge系列元件以五大架構要素為基礎。這些要素是:異構處理、硬化的基礎設施、I/O、無快取記憶體記憶體層級、功能安全及資料保密,以及用於實現差異化的靈活性和可程式設計能力。
2021 年 10 月 31 日

車用元件驗證不馬虎 板階可靠度測試品質把關不漏接

過去,IC設計廠商通常只針對元件進行產品檢測,元件測試雖沒有問題,但組裝於印刷電路板(PCB)時,卻發生問題,以致產品必須重新檢測,不但費時、費力,更需支付額外附加成本。造成上述問題的起因,在於IC元件廠商不了解元件到封測廠或系統整合商手中時,會因封裝或黏合過程造成影響,加上本身並不製造印刷電路板,對此技術不了解,以致無法符合系統廠商的要求;為了讓IC元件更貼近實際使用環境,板階可靠度(Board...
2021 年 10 月 30 日

確保當機風險最小化 邊緣運算實現高彈性部署

為應對部署邊緣IT的挑戰並大幅減少當機風險,IT人員需要將彈性邊緣運算解決方案導入製造環境。彈性解決方案利用了過去幾十年來在典型IT環境中採用的較佳做法。在製造環境中部署時,這些解決方案還需要採用較合適的做法。本文歸納出一些較佳的做法,以顯示IT人員如何實現高彈性的邊緣運算:...
2021 年 10 月 28 日

兼顧高效能/彈性/低成本 雲端EDA推動半導體創新

雖然支付處理、業務流程與合作和大數據分析等各種服務都仰賴雲端運算技術,但晶片設計產業卻較慢才開始採用這項技術。至今,在雲端中實現晶片設計的優勢仍未明朗。
2021 年 10 月 25 日

微控制器驅動無線模組 氣味信差昇華網路通訊體驗

隨著網路通訊科技進展,讓人們能透過手機的通訊軟體與親朋好友即時聯繫,包括傳送文字、表情符號、貼圖、圖片及影片等訊息。目前通訊軟體沒有傳送氣味的功能,因此本文的構想便結合通訊軟體與發散氣味之產生器,使得通訊軟體具有「氣味信差」的創新分享功能。為了實現此氣味傳遞的創新分享功能,使用者必須搭配一個筆者設計之氣味產生器,其中氣味產生器使用盛群(Holtek)微控制器HT32F0006為主控中心,透過LINE...
2021 年 10 月 24 日

改善使用者體驗 主動能量監測延長供電時間

電池供電類設備存在已久,然而自手機問世以來,由可充電電池供電的設備數量在過去二十年呈現出指數級成長。截至2018年,多種不同型號的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和許多其他小型電器都在使用鋰電池。
2021 年 10 月 2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