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率/可靠度/具磁抗擾性 eMRAM工業/物聯網大顯身手

近年來,人們對高密度和低功耗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eNVM)技術的興趣日益濃厚,其目標是在新興領域的各種應用,例如自動駕駛汽車(AV)、物聯網(IoT)、還有以數據為中心的人工智慧(AI)應用。有鑑於此,許多半導體產業一直在積極開發嵌入式MRAM(eMRAM)技術,來取代eFlash和SRAM技術。因為它具有出色的耐久性和高數據保留能力,以及超越28nm的低功耗和可擴展性選項。
2020 年 06 月 08 日

克服SMT黏著問題 先進封裝晶片翹曲挑戰有解

因應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自動駕駛的應用需求,快速傳輸以及處理大量數據的技術已是現在發展的趨勢,當高效能運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HPC)成為製程技術研發的重點,在設計以及封裝複雜度只增不減的狀況下,先進封裝技術將成為輔助摩爾定律延壽的最大助力。包括晶圓代工廠(Fabs)的台積電的InFO/CoWoS;IDM廠英特爾(Intel)的EMIB;封裝測試廠(OSATs)日月光的FoCoS、矽品的SLIT、艾克爾SWIFT/SLIM都是當今非常火紅的技術。
2020 年 06 月 07 日

AI異構運算工作負載有解 HBM/運算加速相得益彰

DDR記憶體架構演進落後運算加速創新,HBM2縮短訊號傳輸距離,增加記憶體頻寬提高系統性能,可為資料庫搜索與分析、機器學習推論提供加速功能。
2020 年 06 月 04 日

窄脈寬/高電流/低寄生電感兼具 eGaN推進車用光達應用

用於探測和測距的光學雷達(LiDAR)是雷達的一種形式,其電磁波恰好在光學波段範圍內。在過去的幾年中,作為光學雷達其中一種的飛行時間(Time-of-Flight, ToF)距離測量變得十分流行。如果使用雷射作為光源,即使在很遠處、小光點的距離也可以被測量到。如果結合使用光學轉向元件,就可以掃描光點距離測量值,並在3D空間中形成地圖物件(圖1)。
2020 年 06 月 01 日

功耗調整/時機掌握雙管齊下 元件溫度偏差提升散熱幅度

在許多現代應用中,保持在熱度限值內變得越來越困難。由於不斷增加的頻寬、運算需求和縮減的機體空間,導致元件工作環境的溫度升高。以IC元件來說,持續在高溫下運作將為效能、可靠性與使用壽命等帶來負面影響。為保持高可靠性規範的同時提高工作溫度限制,針對特定元件提供溫度偏差運作模式。若適當使用,可在不犧牲效能或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作業溫度上限。
2020 年 05 月 28 日

高密度介面配置/性能缺一不可 固定裝置助光學背板清潔/檢測

光學背板連接器得以透過與電氣背板連接器類似的方式,使用盲插介面來連接光纖。這種精心設計的高密度介面在過去的數十年來已經成功用於實現各種容量可擴展的系統,適合光纖網路路由、光交換及電信領域的應用。
2020 年 05 月 25 日

任務枯燥/骯髒/危險都不怕 協作機器人跨金屬製造難關

如同其他多元的製造領域,金屬製造商也面臨著人力短缺的問題,期望通過結合新科技來獲得競爭優勢,而協作型機器人作為自動化產業中發展最快的領域,正在解決製造業中最棘手的挑戰。如協作型機器人遍布在焊接和金屬製造業的各種應用中,協助增加生產力、改善品質,並使勞工得以擺脫枯燥、骯髒和危險的任務,以從事更有價值的工作(圖1)。
2020 年 05 月 23 日

波形更新/觸發/長時記錄面面觀 數位示波器驗證/除錯迎新機

示波器一直以來在電子量測領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正所謂量測為設計之母,所有的電子產品從研發設計到生產,示波器幫助了無數工程師與產品驗證除錯使產品得以順利生產並保障品質。示波器對於工程師來說,像是軍人打仗時使用的槍。各家廠商無不推陳出新,爭食全球數十億美元的示波器市場。
2020 年 05 月 21 日

克服頻譜限制/拓展生態系 NB-IoT結合RSP開通全球網路

透過窄頻物聯網(NB-IoT)進行遠端的SIM服務開通是可行的嗎?這是許多嘗試運用NB-IoT蜂巢式連接的物聯網創新人士經常討論的問題。本文接下來將討論影響將遠端SIM服務開通(Remote SIM Provisioning,...
2020 年 05 月 18 日

5G考驗晶片封裝可靠度 模擬工具協力解難題

5G是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機器與機器能夠通信將成為普遍的特點。據賽迪智庫《5G十大細分應用場景研究報告》,5G將在VR/AR、超高解析度視訊、車聯網、聯網無人機、遠端醫療、智慧電力、智慧工廠、智慧安防、個人AI設備、智慧園區等方面大放異彩,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
2020 年 05 月 14 日

隔離層偏置供電設計靈活並簡化 DC/DC電源四架構大整併

電子設計工程師使用的工具箱日新月異。要找到適合的工具,不僅需要了解手上的工作及現有工具,還要知道如何充分利用這些工具。
2020 年 05 月 11 日

結合軟/硬體聯網控制 四足玩具機器人腳步靈活

近年來物聯網技術蓬勃發展,許多四足機器人僅能以藍牙模組連接手機App控制,其動作大多無法自行創作,因此若能自行設計外觀與控制機器人,將能滿足使用者更豐富的需求。自行設計四足機構並使用3D列印機印製出所需的外觀,再結合無線網路,透過網頁設計遙控按鈕遠端操控四足機器人的動作,並提供機器人移動時的即時影像,以達到網路控制四足玩具機器人之動作效果。
2020 年 05 月 0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