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電源架構實現高效充電 太陽能電動車前景可期

隨著電子行動(Electric Mobility)概念推廣到全國,政府也對部署電動車興趣盎然,預期電子產業將出現許多本土開發及製造相關活動。雖然大型OEM代工業者已投入電動車開發,充電器、充電站及相關軟體、雲端服務的生態系統也在穩定發展中。即便知名廠商或新創企業都開始投入這些領域並開始看到成果,但相關電子產品仍存在極大商機。
2020 年 03 月 19 日

可編程架構靈活第一  FPGA DNN部署高速直進

有鑑於應用需求的差異,DNN推論作業負載和硬體加速器架構領域的關鍵趨勢為多樣性和快速演進發展。
2020 年 03 月 16 日

架構空間/電源效率雙雙達陣 SIMO PMIC添可攜式設計新意

無線IoT產業正在生產大量電池供電設備(圖1)。儘管基本的電池管理系統容易理解,但具體配置隨電池技術(一次、二次、化學物質或形狀規格)和負載約束(電壓、電流或雜訊敏感度)而異。在這些變數條件下,人們似乎應採用分離式方法設計系統:每個模組採用一個專用IC,如典型系統。
2020 年 03 月 15 日

雙AMR感測實現馬達精確角度測量 自駕系統安全再獲確保

本文根據目前朝向半自動駕駛和全自動駕駛發展中的汽車電氣化趨勢—尤其讓電子動力轉向系統(EPS)和電子煞車系統滿足必要的安全標準,以確保無人車的安全性和控制時所需作出的改變提出相關見解。
2020 年 03 月 12 日

強化能源效率/可用度/效能/安全 車用EPS晶片組超展開

電子動力轉向(EPS)幾乎已完全取代液壓及電子液壓系統,其優勢相當明顯,例如能源效率較高,不需要使用持續運作的皮帶驅動泵。此外,排除液壓元件可簡化製造及維護。不過可靠高效的電子動力轉向系統,需要以強大半導體為基礎的微調解決方案。
2020 年 03 月 09 日

電路控制架構兵分三路 USB PD應用電能傳輸再提升

過去各種電子裝置依照其功率設計、輸出入電壓或連結硬體介面的不同,皆有其專屬的電源供應器,造成擁有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及其他周邊用品的使用者外出時攜帶不便。而且這些轉換器在其所搭配的電子裝置遭到淘汰時也往往會被使用者丟棄,造成地球資源的浪費。為改善電子產品浪費所產生的環保問題,USB-IF協會於2014年提出全新的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2020 年 03 月 05 日

即時/安全/可靠 邊緣運算執行高效機器學習

人工智慧(AI)的研究已有顯著的進展,使得電腦優點變多、變得更好用,如機器已可超越人類,在某些任務的執行速度變得更快更精準。
2020 年 03 月 02 日

落實汽車天線罩測試 車用雷達干擾影響大減

自動駕駛汽車透過感測器來感知世界,自動駕駛概念基礎取決於感測器可靠性。但雷達(Radar)感測器是否能夠提供所需性能,大多取決於其安裝狀況。新測試儀器可以說明提供必要判斷。
2020 年 02 月 27 日

排除邊緣案例缺陷 影像辨識精準度再上層樓

影像辨識及智慧物件辨識為非常複雜的程序,現有自動駕駛車和機器人在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支援下能高度複製人類行為模式,即使兩者現在仍有進步空間。像感知系統雖具相關編程,可輕易辨識車道標示、路標和其他車輛,但對於嬰兒車與輪椅等相關物件較無辨識能力,若感知系統無經編程,便無法正確辨識和處理,就會形成重大挑戰。
2020 年 02 月 24 日

遵循設計訣竅 汽車RF設計挑戰迎刃解

本文將說明汽車RF工程師如何設計聯網車輛,並特別介紹其中的部分策略及設計訣竅,以協助現今的聯網車輛達到最高的RF共存、整合、天線設計、熱管理、電瓶續航力及車輛可靠度。
2020 年 02 月 20 日

實現建築智慧/革新化 物聯網/能源管理缺一不可

為讓建築更智慧,提升營運效率,管理方式須不停革新,為此,越來越多的建築物開始導入物聯網技術,搭配BEMS系統,進而提高建築管理效率。
2020 年 02 月 17 日

智慧光學感測器拳拳到肉  筆電顯色/測距更趨精準

由於近年智慧裝置數成長,傳統筆記型電腦需要改革與創新,以吸引消費者購買或更新其新筆記型或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製造商需要在NB中加入各種新感測器功能,其中關鍵之一便為採用光學感測器。本文將介紹筆記型電腦中最新的光學感測器開發,並說明其好處。
2020 年 02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