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束成型挑戰多 AI確保5G訊號收發性能

與前一LTE版本相比,5G NR在傳輸速率、延遲和使用者數量以及連線密度等方面都有大幅的增加。但由於5G NR將目標鎖定在支援整個從UHF的低頻帶到高達100GHz的頻帶,因此必須因應大量的頻率相關訊號傳輸挑戰。
2018 年 11 月 19 日

實現高效音訊訊號擷取 MEMS麥克風效能更上層樓

近年來,MEMS麥克風市場持續快速成長。其主要用於手機、筆電、數位語音助理、智慧居家裝置及汽車產業等;換言之,現在有越來越多以語音啟動的裝置,也越來越多人使用錄影與錄音的方式分享資訊與日常體驗。然而,市面上麥克風效能經常造成限制,因而無法徹底發揮上述的功能,MEMS麥克風需求逐漸增加。
2018 年 11 月 17 日

混合驅動為趨勢 48V實現汽車電氣化創新

現代汽車對於電源的要求日益增加,使得12V電氣架構逐漸走到極限。因此,48V將可能是未來的標準系統。而這不僅為創新的機會打開了大門,並且創造滿足更嚴格碳排放目標的平台。
2018 年 11 月 15 日

提升設備監控功能 實現高可靠車用IC設計

近年來汽車電子的應用範疇越來越廣泛,車用IC對於可靠度的要求也比其他IC更高,為IC設計與製造商帶來挑戰。本文將探討半導體產業製程控制--缺陷檢測、量測和資料分析的關鍵概念。
2018 年 11 月 12 日

深度學習/雲端架構聯手發威 系統晶片設計進入新境界

「深度學習需要通過雲端達成」雖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但深度學習訓練的標準方法確已雲端化,尤其是內建NVIDIA GPU的雲端伺服器,更是深度學習訓練的利器。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有許多方面都跟深度學習有關,因此,在深度學習跟雲端密不可分的情況下,EDA工具的雲端化,自然是水到渠成。
2018 年 11 月 08 日

實施浪湧電壓耐受設計 功率因數控制電路更耐用

多數用到直流-直流轉換器或電機變頻器的產品設備必須對市電交流電壓進行整流處理。例如,大多數工業設備(電機轉速控制器、充電器、電信系統電源等)和常見的消費電子產品(白色家電、電視、電腦等)。
2018 年 11 月 05 日

有效省水/確保安全 MCU實現智慧浴室管控裝置

洗澡是人們生活中的享受,但在使用浴缸泡澡的時候,使用者在放水時,常常會利用空檔去做其他事,而忘了注意浴缸在放水,導致浴缸的水溢出造成浪費。此外有些人洗澡的時候,不會去注意時間,而導致洗澡時間過長,造成身體上的副作用。此一「居家浴室管控裝置」設計具有「自動偵測水位高低」、「自動放冷熱水」、「語音提示」、「手機提醒」、「計時」、「LED提示」、「溫度感測」與「地板濕滑感測」等功能,不僅可以提醒使用者洗澡的時間過長,也可提醒使用者浴缸的水已放滿及水溫度,當在浴室內地上有水時,自動語音會提醒使用者,避免滑倒受到傷害。
2018 年 11 月 03 日

提升彈性/簡化分工 OC SSD升級儲存容量/速度

儲存裝置無處不有,每個人每天形影不離的手機可謂是台個人儲存中心,而在手機上執行的每個應用程式背後,也都有著數據中心級別的儲存裝置在服務著。日新月異的科技將儲存需求和規格不斷往上提升,即時線上交易、大數據分析、物聯網、人工智慧、自駕車、車聯網、社群網路應用等,都需要更高速、更大容量、更可靠,以及更低成本(包含維運成本)的儲存系統。
2018 年 11 月 01 日

微米級精密組裝/軟板插件走向自動化 力覺感測技術不可或缺

除了最基本的取放(Pick&Place)應用外,由於感測技術不斷進步,現在機器手臂能勝任的工作已越來越多元化。許多過去只能靠人工作業的組裝流程,例如軟板(PFC)、纜線的插件作業,現在也能靠機器手臂代勞;有些連人力都不見得能做得好的微米級精密組裝,只要搭配正確的感測技術,機器手臂也能大展身手。
2018 年 10 月 29 日

數位連續性/數位雙胞胎新思維發酵 智慧製造應用加速落地

製造商長久以來的一大夢想就是擁有從概念到售後服務的資料一致性。在日益依賴機器管理的「智慧」製造工廠中,工業物聯網(IIoT)開啟了自動化營運的時代。確立一套貫穿整個產品生命週期的獨特、權威且一致的資料來源(所謂的數位連續性概念)已經勢在必行。
2018 年 10 月 27 日

3D NAND BiCS3新血注入 PCI-e SSD進攻企業儲存市場

資料儲存裝置應用更迭,其中占大宗應用的儲存硬碟從傳統硬碟(HDD)崛起到固態硬碟(SSD)問世相距不過半世紀,SSD就來勢洶湧地蠶食各種儲存應用市場。SSD之所以能日新又新表現卓越性能,除了NAND Flash讀寫效能持續增進外,SSD介面也因應頻寬限制而不斷升級,依序推出PATA、SATA而至PCI-e等更高效能之介面,於是SSD一躍而成大眾消費市場的寵兒。
2018 年 10 月 25 日

數位/類比整合型MCU助力 血糖機降低血球干擾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2016年11月所揭露的統計資料顯示,包含第一型和第二型的全球糖尿病人口超過4.22億人。全世界不論官方或非官方糖尿病組織,都認為自我血糖監測是能夠有效穩定糖化血色素(HbA1c)的必要措施。目前日常監測血糖的方式仍以年出貨量估計超過1,000億片的碳極或金屬極血糖感測試片搭配血糖機為主流,而又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nited...
2018 年 10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