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測器融合決定成敗 智慧機器人精準行動的技術關鍵

為什麼一個看似簡單的機器人導航任務,需要同時整合LiDAR、IMU、相機、磁力感測器等多種設備?答案藏在感測器融合技術的核心挑戰中:沒有任何單一感測器能在所有環境條件下提供完美的感知能力。GPS在室內失效、LiDAR無法識別透明障礙物、相機受光線影響嚴重、IMU存在累積誤差。每種感測器都有其致命弱點,而智慧機器人必須在複雜多變的真實環境中保持穩定運作。...
2025 年 08 月 18 日

技術架構具共通性 智慧機器人與自動駕駛發展應同步

根據摩根士丹利預測,205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4.7兆美元,而自動駕駛技術市場同樣快速成長。從市場現況觀察,特斯拉、Wayno以及相關產業都大規模地在車輛、機器人等領域開發和部署自主運作系統,採用類似,甚至相同的視覺和AI規劃技術架構。...
2025 年 08 月 18 日

虛實之間的技術革命 模擬訓練重新定義機器人產業

全球智慧機器人產業正經歷一場根本性的技術變革。模擬到現實轉移技術的成熟,讓機器人訓練從耗時數年、成本高昂的真實世界收集,轉向虛擬環境中的高效學習。這項技術突破不僅將機器人的學習效率提升超過100倍,更重要的是徹底改變了產業的競爭邏輯。...
2025 年 08 月 18 日

從既有MCU市場挖掘AI價值 新唐科技引領終端AI應用新浪潮

新唐科技副總經理曾經翔表示,在AI這條競爭激烈、技術快速演進的賽道上,「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講求的是「生態系的競合」。   人工智慧從雲端走向邊緣裝置的趨勢已經確立,但如何讓AI真正在資源受限的終端設備上發揮價值,仍是產業面臨的關鍵課題。新唐科技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路徑:從既有的微控制器(MCU)應用市場出發,找出真正需要AI提升價值的場景。透過搭載神經處理單元(NPU)的微控制器、完整的軟體開發工具鏈,以及積極參與產業聯盟的策略,新唐正以涵蓋硬體、軟體到生態系的穩固基石,為終端AI的普及鋪路,從而引領這波由應用驅動的產業新浪潮。...
2025 年 07 月 31 日

NPU走進主權AI 耐能智慧從端到雲全面布局

耐能智慧董事長劉峻誠認為,儘管NPU功耗優勢明顯,但在生成式AI時代仍將會是CPU、GPU跟NPU共存的時代。   作為全球最早定義並投入神經網路處理器(NPU)開發的晶片公司,耐能智慧除已在智慧汽車、智慧醫療、智慧家電、機器人、安全監控,以及視訊會議等多種邊緣運算和終端應用市場取得亮眼成績外,近期更成功打入德國及沙烏地阿拉伯的「主權AI」標案,將業務觸角延伸到AI資料中心,展現NPU在AI端到雲應用的巨大發展潛力與關鍵價值。...
2025 年 07 月 31 日

感測器+AI後勢可期  義明跨界合作開拓應用新契機

義明科技董事長張鴻德指出,義明長期耕耘感測技術,目前的產品組合已橫跨環境光、接近(Proximity)、溫度、飛時測距(ToF)與2.5D深度感測等不同領域,並陸續獲得手機、平板與PC等領域的客戶採用。...
2025 年 07 月 31 日

AI智慧化激發多元應用想像 原相科技擘劃影像感測新藍圖

原相科技總經理黃森煌表示,原相以CMOS影像感測器起家,但很快就意識到若只做標準品,將直接面臨國際大廠的產能與價格競爭。因此很早就確立以「應用」為核心的突圍路徑,將技術聚焦於感測系統單晶片(SSoC)開發。...
2025 年 07 月 31 日

Phase Tuner與AIP創新方案引領新變革 星相科技突破相位陣列天線成本/良率瓶頸

星相科技執行長蔡忠旺表示,該公司創新的Phase Tuner技術架構,能實現更精確的波束控制,降低系統複雜度,並大幅改善生產良率。   相位陣列天線技術正處於關鍵發展階段。隨著5G商用化與低軌衛星通訊需求快速成長,這項能夠電子控制波束方向的技術變得越來越重要。然而,傳統設計方法的低良率問題,一直是產業發展的主要障礙。星相科技透過創新的技術架構,為這個長期存在的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也為臺灣在全球天線產業中創造新的競爭優勢。...
2025 年 07 月 31 日

輔助服務市場提升ROI 交易變現可望帶動企業儲能

目前儲能容量的建置,除了在土地取得、消防法規方面遇上難題外,儲能投資回收時間過長,也是一大障礙。若可參與輔助服務,不僅能為電網穩定做出更多貢獻,同時也能大幅提高ROI,縮短回收時間,讓投資計畫更具可行性。...
2025 年 07 月 03 日

台灣儲能產業邁入新篇章 表後儲能後勢可期

為因應再生能源併網所帶來的衝擊,台電在2020年推出表前儲能系統自動頻率控制(AFC)示範計畫並獲得超乎預期的成功。接下來,台灣市場發展的重心將轉移到表後分散式儲能。台電也將利用輔助服務交易機制,為表後儲能系統添加更多發展動能。...
2025 年 07 月 03 日

超微執行長蘇姿丰:開放是超微一路走來的信念

超微(AMD)近日在美國聖荷西舉辦2025 Advanving AI大會,並履行其先前做出的承諾,宣布2025年在資料中心GPU產品線的重要產品更新。但今年的Advancing AI大會跟往年有些不同。跟往年相比,在今年的大會上,超微宣布了自家的機架平台Helios,並預告該產品將於2026年上市。...
2025 年 07 月 02 日

Quobly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Maud Vinet:量子運算不是贏者全拿

子物理現象被發現已數十年,近年為各界看好是下世代的運算技術,尤其是在採用馮紐曼架構的電腦發展已漸遇到瓶頸,新興的人工智慧(AI)對於資料與運算的需求更是像無底洞,量子運算被看好是下一個運算技術的解答,目前產、學各界也熱烈投入技術研發,許多量子運算技術都能產出量子位元,然而最具商業價值的技術還有待市場與時驗證。...
2025 年 06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