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浪潮席捲科技產業,為減少自身經營活動與產品在其生命週期中所產生的碳足跡,各家IT大廠紛紛導入新的節能技術,並開始在自家產品中導入回收再利用的材料。近日英特爾(Intel)首度在台舉辦「Intel Sustainability Taiwan Day」,除了針對永續發展最佳化的晶片、平台與軟體產品,更邀請多家台灣的PC、伺服器業者共襄盛舉,展示諸如浸沒式冷卻、液冷伺服器,以及採用大量回收塑料的新一代筆記型電腦。
英特爾產品永續長Jen Huffstetler表示,英特爾正集結整體產業的力量,實現「為永續未來提供可永續運算」的願景。英特爾從製造與供應鏈開始思考,使我們的產品擁有更低的碳足跡,英特爾過去25年裡在環境管理所做的努力,已協助我們在電力、水資源和廢棄物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英特爾研發的技術、設計和功能,讓我們的產品能夠更好地被使用,最重要的是攜手整個生態系共同開發標準和解決方案。
在消費性PC市場,與能源效率、節能減碳、循環經濟相關的創新正在發生。例如在Intel Evo認證計畫中,能取得認證資格的筆記型電腦,本身必須符合電子產品環境評估工具(Electronic Produc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Tool, EPEAT)規範的要求,同時也要搭載Intel Dynamic Tuning Technology電源管理功能,使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演算法針對效能、散熱和電池續航力進行最佳化。
除了要求合作夥伴提供的終端產品外,英特爾本身也與龐大的生態系製造商合作,持續降低晶片製程所製造的碳足跡,例如低溫焊錫的導入,就為英特爾晶片的製造過程省下可觀的用電量。
宏碁公司共同營運長黃資婷則指出,宏碁在2021年宣布的Earthion計畫,與夥伴合作將永續發展倡議導入供應鏈生態系當中。包含筆電在內,宏碁已將Vero環保系列擴大至顯示器、投影機、桌上型電腦、AIO、周邊配件和其它多種產品,推動在PC使用可回收材料和環保設計的進展。同時,在產品製造過程中,宏碁也要求零組件供應商盡可能少用一次性包材,改用可重複使用的包材。一次性包材會製造大量的廢棄塑料,不利於減少企業營運的碳足跡。
至於在伺服器方面,電力使用效率(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 PUE)是資料中心客戶最關心的永續指標。該指標的計算方式為資料中心整體耗電量(包含運算設備、冷卻、照明、UPS電力耗損等)除以運算設備耗電量。因此,要改善PUE,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減少冷卻所消耗的電力。因此,用液體冷卻取代風扇、空調,已經是大勢所趨。
液體冷卻可分成冷板(Cold Plate)和浸沒式冷卻(Immersion Cooling)兩種型式。使用冷板的好處是不需要修改資料中心的基礎建設,可以直接導入,但其PUE表現略遜於浸沒式冷卻。浸沒式冷卻擁有最好的PUE,但資料中心的基礎建設必須進行大幅修改,才能導入該技術。
台灣英特爾團隊日前推出Open IP資料中心浸沒式液體冷卻完整解決方案及參考設計,為開放運算計畫(Open Compute Project, OCP)規範的浸沒式冷卻做出貢獻,英特爾同時也向OCP遞交「浸沒式液體的基礎液體規範」。為建立這些解決方案的信心和拓展使用規模,當使用PAO系列合成油時,英特爾會提供浸沒式保固的附加條款。
在這次活動中,英業達於現場展出48U槽體的Open IP浸沒式冷卻解決方案,最佳化後的PUE可達1.07,同時也展出可用於惡劣環境的混合式雲端邊緣伺服器,藉由浸沒式冷卻、水冷和空冷等3種方式,使整體系統散熱能力可達100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