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發表RTX 50系列顯卡與Project Digits 劍指AI應用個人開發者

作者: 黃繼寬
2025 年 01 月 07 日

NVIDIA在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期間,正式發表了RTX 50系列顯示卡與Project Digits。前者雖然是針對遊戲玩家所設定的產品,但其旗艦產品5090顯卡的規格,已不只能滿足遊戲需求,更可做為個人開發者的AI工作站。Project Digits則是NVIDIA與聯發科合作的結晶,除了搭載NVIDIA的Blackwell GPU外,其20核Grace CPU是由聯發科操刀設計,並且搭載了高達128GB的統一記憶體,堪稱是目前市面上規格最頂尖的桌上型AI伺服器,與搭載M4晶片的蘋果Mac mini系列互別苗頭的用意也十分明顯。

AI驅動即時渲染時代來臨

GeForce RTX 50系列繪圖卡採用NVIDIA Blackwell架構、第五代Tensor核心和第四代RT核心。GeForce RTX 5090 GPU擁有920億個晶體, 提供超過每秒3,352兆次(TOPS)的運算能力。Blackwell架構的創新和DLSS 4,使GeForce RTX 5090 GPU的效能達到前一代4090 GPU的2倍之多。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CES上發表RTX 50系列顯示卡

 

除了硬體效能的突破,伴隨著RTX 50系列的推出,NVIDIA也推出了一系列軟體技術,打造出完整的AI驅動繪圖解決方案,包括神經網路著色器、幾何圖形和光照等方面。例如在DLSS 4中,NVIDIA藉由AI發展出多畫格生成技術(Multi Frame Generation),可透過AI為每個渲染畫格生成高達三張的畫格以提高畫格率。多畫格生成技術可與全套DLSS技術協同運行,與傳統渲染技術相比,效能提升至高可達8倍,並利用NVIDIA Reflex技術維持反應速度。

除了透過AI提升渲染畫素的能力外,NVIDIA也透過AI來強化影像的品質。25年前,NVIDIA推出GeForce 3和可編程著色器,從畫素著色到計算著色,再到即時光線追蹤,為20年來的繪圖技術創新奠定基礎。除了GeForce RTX 50系列GPU ,NVIDIA還推出 RTX 神經網路著色器(Neural Shaders),將小型AI網路導入可編程著色器,為即時遊戲帶來電影級的材質和光照等。

擁有環境感知與自主決策能力的遊戲角色

除了透過AI來強化畫素渲染的速度與品質,擁有強大AI運算能力的GeForce RTX 50系列GPU,還可以驅動擁有環境感知能力並可自主做出決策的非玩家遊戲角色(NPC),讓NPC更像是真正的人類。這會對遊戲產業帶來重大變革。在此之前,遊戲人物只能依照遊戲開發者設定的腳本或規則採取行動,但如果透過NVIDIA ACE技術,遊戲角色能夠像真人玩家一樣感知環境、制定計劃並付諸行動。

由ACE驅動,擁有自主意識的角色將集成到KRAFTON的《絕地求生(PUBG: BATTLEGROUNDS)》和該發行商即將推出的生活模擬遊戲《InZOI》以及Wemade Next的《傳奇 5(MIR5)》。在《絕地求生》中,由NVIDIA ACE驅動的AI隊友規劃戰略和實施戰術行動,與真人玩家動態合作以確保可以存活下來。InZOI的Smart Zoi角色,可以根據角色的人生目標和遊戲內事件自主調整行為。在《傳奇 5》中,大型語言模型(LLM)驅動的突襲Boss,可根據玩家行為調整戰術,營造更動態且具挑戰性的戰鬥。

滿足應用開發者需求的端到端AI方案

雖然RTX 50系列顯卡擁有強大的效能跟完整軟體技術,但由於RTX 5090的建議售價高達1999美元(台幣建議售價為7萬1990元),不可諱言的是,如果只鎖定遊戲族群,恐怕不會有多少遊戲玩家能負擔得起。因此,把RTX 5090當作某種生產力工具來銷售,將非常關鍵(在生產力應用領域,一張工作站繪圖卡要價新台幣10萬至20萬,一直是行情價)。為了讓RTX 5090能驅動AI生產力應用,NVIDIA展示了如何使用NIM微服務,在RTX 50系列繪圖卡上建立AI代理和助理。

NVIDIA將推出一系列適用於RTX AI PC,來自Black Forest Labs、Meta、Mistral和Stability AI等頂尖模型開發商的NIM微服務和AI Blueprints。應用範例涵蓋LLM、視覺語言模型、圖像生成、語音,以及用於檢索增強生成(RAG)、PDF 擷取和電腦視覺的嵌入模型。NIM微服務包含在PC上執行AI所有必要元件,且無論是在RTX PC與工作站還是在雲端,皆可針對跨NVIDIA GPU的部署進行最佳化 。

為了向愛好者和開發者展示如何使用NIM來打造AI代理和助理,NVIDIA推出支援視覺的PC數位化身Project R2X預覽,讓使用者輕鬆掌握資訊、協助桌面應用程式和視訊電話會議,以及進行閱讀和摘要文件等工作。

Project Digits對決Mac mini 個人AI叢集大戰即將上演

由於NVIDIA在生成式AI領域,堪稱是軟體與工具鏈支援最為到位的硬體廠商,因此,看到蘋果(Apple)透過統一記憶體架構,推出市場上性價比最高的個人AI工作站Mac mini,並在AI個人開發者之間造成轟動,NVIDIA自然不會毫無反應。與聯發科共同打造的Project Digits,就是NVIDIA對蘋果Mac mini的回應。

NVIDIA推出的Project Digits桌上型個人AI工作站

 

Project Digits是一台外觀跟Mac mini相當接近的桌上型工作站,其核心晶片GB10包含Blackwell GPU,以及由聯發科操刀設計的20核心Grace CPU;系統搭載的統一記憶體容量則為128GB。開發者可以在這台機器上對參數規模高達200B的大模型進行微調或推論,並且將開發成果無縫地部署到資料中心或雲端。如果使用者想要完全在本地端運行更大的模型,Project Digits也可以兩台串接,成為個人的AI叢集(Clustser)。NVIDIA表示,由兩台Project Digits串接而成的AI叢集,可以執行規模高達405B的模型。

同時,NVIDIA也為Project Digits制定了非常具有競爭力的參考售價:3000美元起,跟擁有類似規格的Mac mini配置相差不遠。因此,可以預期的是,在Project Digits正式出貨後,AI應用開發社群應該會掀起一波個人AI叢集的熱戰。

》想看更多內容?快來【免費加入會員】【登入會員】,享受更多閱讀文章的權限喔!
標籤
相關文章

改善GPU架構/記憶體 ARM Mali性能倍增

2010 年 11 月 24 日

Cadence軟硬兼施 多物理模擬結合生成式AI來勢洶洶

2024 年 05 月 14 日

RTX AI PC亮相 黃仁勳:數位人類應用可期

2024 年 06 月 03 日

網路/CPU/GPU三箭齊發 AMD全力搶攻AI資料中心(2)

2024 年 10 月 21 日

Google/微軟搶平板商機 OEM/ODM受惠

2011 年 03 月 25 日

Xilinx AI轉型拉攏資料中心 劍指Intel、NVIDIA

2018 年 10 月 19 日
前一篇
HOLTEK新推出HT32F67595雙核低功耗藍牙BLE 5.3 MCU
下一篇
HDMI 2.2 問世 大頻寬強化高畫質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