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V時代來臨 英飛凌押注運算、通訊與電力安全

作者: 黃繼寬
2025 年 10 月 15 日

在全球汽車產業加速電動化的同時,另一股同樣深遠的浪潮正逐步改變汽車的本質,軟體定義汽車(Software-Defined Vehicle, SDV)正成為各大汽車OEM追逐的目標。

英飛凌(Infineon)汽車電子事業部資深副總裁Hans Adlkofer近期在台北分享,他觀察到汽車正從傳統機械為主的交通工具,快速轉型為高度電子化、以軟體驅動的智慧平台。未來的汽車將不再以「馬力」作為消費者的購車決策基準,而是以「數位功能」、「座艙體驗」與「車聯網能力」作為爭取消費者青睞的賣點。

英飛凌汽車電子事業部資深副總裁Hans Adlkofer

Adlkofer直言,未來的汽車,就是安裝在四個輪子上的電腦或手機。這句話不僅道出了產業趨勢,更點明了英飛凌的戰略定位:透過半導體與軟體的結合,成為汽車產業轉型的重要推手。

電動化與SDV 雙主軸驅動汽車產業向前行

汽車產業當前的發展明顯圍繞在兩大主旋律:電動化(e-mobility)與軟體定義汽車(SDV)。電動車的成長雖仍有不同聲音,但已被視為實現低碳轉型的重要路徑。英飛凌預估,到2030年將近45%的新車是電動車,這不僅帶動了電池與功率半導體的需求,也推動整車電子架構的改變。

另一方面,SDV則承載了自動駕駛與智慧座艙的發展願景。Adlkofer指出,現有汽車架構以駕駛人為主導,各個功能由分散式電子控制單元(ECU)掌控,例如煞車、轉向各自獨立。然而,在自動駕駛時代,駕駛者角色逐漸退居次要,車輛需要像大腦一樣,具有處理多重感測資訊、判斷與反應的能力,這要求汽車邁向更集中、更高效的運算架構。

因此,未來汽車電子的競爭關鍵,不再只是馬達性能,而是能否滿足年輕世代對智慧座艙體驗、即時服務與車聯網性能的期待。

三大基石支撐SDV願景

Adlkofer指出,要讓SDV落地,汽車產業需要三個關鍵支柱,分別是運算能力、通訊網路與配電技術。

在運算能力方面,要實現即時精準控制,傳統的微控制器(MCU)仍然不可或缺。但為了支撐AI、自動駕駛與智慧座艙,汽車必須導入系統單晶片(SoC)與微處理(MPU),提供接近伺服器級的運算效能。雖然市場關注焦點逐漸轉向高效能SoC,但MCU在未來仍不可或缺。原因在於汽車的本質仍是「類比裝置」,例如電動馬達、感測器輸出的訊號,本質上都是類比,需要MCU即時處理與轉換。

在網路通訊部分,過去車用通訊仰賴CAN或LIN,但在Gigabit級資料交換時代,乙太網(Ethernet)成為汽車內部的骨幹。為此,英飛凌收購了Marvell的車用乙太網事業,補足關鍵缺口,強化從感測器、交換機到PHY的完整通訊解決方案。

在配電技術領域,常時供電與智慧配電將變得更關鍵。因為在自動駕駛環境中,電力中斷可能造成直接危險。因此,常時供電與智慧配電系統成為必然。傳統繼電器、熔斷器反應過慢,將被半導體元件取代。這不僅提升安全性,也帶來龐大市場機會。

這三者共同構成SDV的基礎,任何一家車廠若要實現全自動駕駛與高度智慧化,都必須重建架構以支撐上述需求。

RISC-V與安全性成為關鍵議題

隨著汽車成為物聯網的一部分,資安風險也水漲船高。駭客攻擊、資料隱私、系統備援,都成為OEM的痛點。英飛凌在此扮演關鍵角色:不僅提供安全晶片與加密技術,也積極導入RISC-V開源架構,並與傳統ARM與自家的TriCore技術並存。

RISC-V的優勢在於靈活可擴展,並能結合英飛凌在安全性與可靠性方面的專長。Hans表示,英飛凌正在推動RISC-V成為汽車產業標準,這不僅有助於OEM降低授權成本,也能加速創新。

智慧座艙:創新最快的戰場

在所有汽車電子應用中,智慧座艙(Smart Cockpit)是創新速度最快的領域。Adlkofer認為,未來消費者購車時,決策點將更偏向於車內體驗,例如抬頭顯示器、數位後視鏡、語音助理與個性化應用。

這也意味著,汽車將全面走向OTA(無線更新)與應用商店模式。消費者可以如同操作智慧手機般,不斷下載與更新功能,延長汽車使用壽命並提升價值感。英飛凌在這一領域提供感測器、SoC、安全晶片與通訊解決方案,與Marvell技術形成互補,構築完整生態。

半導體驅動汽車新時代已在路上

軟體定義汽車與電動化,正重塑全球汽車產業的樣貌。無論是中央運算、智慧配電,還是Gigabit級乙太網,這些都不再只是汽車製造商的專案,而是半導體廠商實力的試金石。

Hans Adlkofer的觀察清楚顯示,未來汽車的競爭焦點將從「硬體性能」轉向「數位體驗」;從「馬力」轉向「運算力」與「連網能力」。而英飛凌則希望透過完整的產品組合,從MCU到SoC,從安全晶片到乙太網,成為OEM在轉型過程中最堅實的後盾。

隨著2030年逐漸逼近,汽車產業的競爭將不僅是品牌與設計的比拚,而是誰能最快把車變成一台可靠、智慧、可持續更新的「移動電腦」。對英飛凌而言,這不只是挑戰,更是擴大領先優勢的契機。

標籤
相關文章

IAR亞太區副總裁Kiyo Uemura:致力優化程式碼與系統安全性

2023 年 07 月 20 日

專訪英飛凌汽車電子事業部大中華區高級市場經理韓穎 Zonal架構再造車內配電系統

2023 年 09 月 23 日

雙向供電/軟體定義值得關注 電動大客車2.0趨勢萌芽

2025 年 04 月 07 日

滿足自駕/電動車需求 車用MCU效能/安全性大增

2019 年 02 月 18 日

效率為何對於電動車如此重要?

2021 年 04 月 23 日

ST新系列MCU整合電動車平台系統

2022 年 09 月 19 日
前一篇
西門子與日月光合作開發基於3Dblox的VIPack封裝平台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