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占節節攀升 台LCD/OLED揚眉吐氣

拜智慧型手機熱銷、新興國家需求所賜,2011年中小尺寸面板市場成長率仍維持10%,有鑑於市場競爭更趨白熱化,台灣面板廠已大刀闊斧調整旗下產品組合,造成市場排名搬風。另不讓韓系大廠專美於前,台商在主動式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產能急起直追之下,2011年將逐步蠶食韓系版圖,市占上看23%。 ...
2011 年 01 月 12 日

打造供應鏈 軟電觸控面板研發聯盟成軍

不讓歐、日專美於前,熒茂光學連袂國內長興化工、台灣恒基、大永真空、安可光電等廠商共同成立「軟電觸控面板技術研發聯盟」,透過工研院技轉的捲對捲(R2R)軟性觸控製程技術,開發設備、材料與系統,並建置相互驗證的技術平台,藉此建立垂直分工的供應鏈。預期未來國內軟電觸控面板自製率將由40%提升至67%。 ...
2011 年 01 月 03 日

鑫創力推高整合CMOS MEMS麥克風

為力抗國外大廠如樓氏(Knowles),鑫創繼2010年10月發表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製程的微機電系統(CMOS MEMS)麥克風後,著眼於類比MEMS麥克風干擾多,遂使筆記型電腦、手機對於數位化MEMS需求升溫,預計2011年第四季將推出首款高整合數位CMOS...
2010 年 12 月 29 日

LBS/AR風潮興 MEMS壓力感測器賣相佳

繼微機電系統(MEMS)加速度計後,在可攜式裝置、智慧型手機對於定址服務(LBS)與擴增實境(AR)功能風潮推波助瀾下,激勵MEMS壓力感測器需求,吸引MEMS廠商競相開發小體積、低耗電及高精準度的MEMS壓力感測器,此外,為偵測出使用者的活動及所在位置,多軸MEMS感測器已勢不可當。 ...
2010 年 12 月 28 日

平板裝置步步進逼 手機強化多媒體功能應戰

以手機瀏覽網頁或觀看影片時,多半會受限於螢幕大小,因此iPad平板裝置出現時,不但開創一項行動影音和行動遊戲等多媒體消費性應用的出海口,也在智慧型手機市場投下震撼彈。面對iPad強大的威脅,智慧型手機被迫力求改變。
2010 年 12 月 23 日

投資龐大 台灣IC設計商MEMS發展挑戰多

微機電系統(MEMS)元件在智慧型手機與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挹注下,市場成長顯著,也吸引台灣IC設計業者急欲搶攻市場大餅。不過,MEMS設計與一般半導體不同,無法沿用既有的生產設備,且MEMS市場看似火熱,但規模卻難以支撐廠商投注龐大資源添購新設備,因此讓廠商傷透腦筋,也導致台灣廠商尚未展現實績。 ...
2010 年 12 月 10 日

頻寬/傳輸速率加大 4G重塑行動裝置風貌

自3G開始,行動寬頻技術明顯改變許多行動裝置的既有用途與價值,尤其是手機,3G技術已讓手機不再局限於傳統的通話功能,新增如上網、收發電子郵件與線上遊戲等功能,而頻寬更高、傳輸速率更快的4G,將可望讓手機與行動裝置創新更多不同的功能與面貌。 ...
2010 年 12 月 10 日

獲利模式由硬轉軟 低價智慧3C當紅

展望2011年,全球經濟成長力道仍呈現小幅衰退態勢,為刺激終端消費者採購,歐美品牌業者競相推出標榜低價奢華風的3C產品,如蘋果(Apple)已率先發表低價iPad、Macbook Air,由於硬體單價驟降,未來獲利模式明顯將由硬體轉為軟體,另一方面,著眼於智慧3C已為大勢所趨,低價智慧3C產品將為代工和品牌業者側重的重點布局。 ...
2010 年 12 月 01 日

快捷積極布局手機應用市場

現今隨著高階多功能手機、智慧型手機在行動手機產品的市占率逐漸加重,功率半導體廠商快捷(Fairchild)密切關注能夠提高用戶滿意度和市場成功的特定類比和功率功能,已經加強對於行動手機市場的投入,並提供有助行動產品設計差異化的新技術,滿足可攜式產品需求。 ...
2010 年 11 月 25 日

滿足醫療電子需求 高訊噪比MCU方案搶市

相較於專業級和高階可攜式醫療裝置,消費性醫療電子的認證規範較為寬鬆,且獲取認證的時間較短,可加速產品上市時程。為滿足高精準度、小尺寸需求,強調高訊噪比(SNR)與低功耗的MCU整合方案正競相出籠。 ...
2010 年 11 月 25 日

Wi-Fi Direct認證手機明年登場

目前市面上無線區域網路(Wi-Fi)產品已逾十億部,為擴張市場規模,無線區域網路聯盟開發出新一代規範Wi-Fi Direct,其認證設備能在毋須使用傳統Wi-Fi基礎設施網路下,與Wi-Fi用戶端設備直接互連,繼首批通過認證的PCI...
2010 年 11 月 22 日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受青睞 行動裝置熱度只增不減

終端產品一向是半導體產業的風向球,並牽動上游關鍵零組件大廠的布局。去年景氣谷底反彈的力道趨緩,但行動裝置的成長則不停歇。展望2014年,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將以驚人的成長帶動半導體產業,而價格、系統、元件、尺寸皆是大廠較勁的指標,任誰都想在激烈的競爭殺出一條血路。
2010 年 11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