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化生產流程/重視專業人才 企業無縫轉型工業4.0

如今,工業4.0或工業物聯網(IIoT)正在為中型製造業和企業帶來革命性的變革。這場變革將加強企業的競爭力,不但縮短了產品開發週期而且使產品更客製化。IIoT,也被稱為工業4.0,所涉及的內容遠遠超過工業的技術數位化。如果沒有熟練的員工,新數位化流程的規畫和導入也只能淪為空想。所有參與者是否具備相應的認證資格、技能以及國際化視野,是未來智慧工廠發展的重要成功因素。
2021 年 04 月 24 日

Touch Taiwan 2.0跨域整合 智慧顯示全面升級

睽違一年,「2021 Touch Taiwan 」系列展於4月21至23日假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強勢回歸,線上展覽館同步於4/19~28開放參觀。展會在原有的「智慧顯示」、「智慧製造」的能量基礎上,導入了「先進設備」、「工業材料」、「新創學研」等全新元素,以五大主題串連完整產業鏈,吸引國內外共296家廠商共襄盛舉,使用超過800個攤位,為台灣上半年度規模最大、最具指標性之國際電子製造產業盛會!大會開幕典禮於4月21日舉行,邀請到副總統賴清德、政委郭耀煌、執秘葉哲良、常務次長林全能、常務次長石崇良、常務次長李連權、TCA理事長彭双浪、醫策會副會長楊泮池及友好邦交代表等多名產官學研單位貴賓,攜手為展覽揭開序幕。...
2021 年 04 月 21 日

越專業越有利基 AR/MR應用逐步擴散

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與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 MR)可應用於各種生活/工作情境、創造嶄新人機互動體驗,因此吸引諸多科技大廠、新創業者關注。AR/MR Headset(含輕量款眼鏡與頭戴式裝置)亦被視為是繼智慧表、智慧耳機之後,最具市場潛力的終端裝置之一。...
2021 年 04 月 15 日

系統彈性/客製化監控 AI加值智慧製造巧奪先機

無論是工業4.0或是智慧製造,德、美、日、中等各個國家都在大力發展並積極地提出相關因應策略;從美國的製造業回流、德國的工業4.0、日本的新機器人計畫再到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都在全力打造智慧化生產環境,以提升在新工業革命競賽的競爭力。儘管台灣製造產業在這方面的起步較晚,但仍可依據自身的優勢奮起直追,乘著4.0的浪潮在AI、物聯網、機器人、大數據分析等智慧製造關鍵技術上努力布局、盡情發揮,爭取在全球智慧製造的產業競爭中保持優勢。
2021 年 03 月 06 日

導入AI前進工業4.0 初探智慧製造專利布局

全球製造業因面臨市場快速變化,產品走向個性化、客制化的需求,競爭加劇的情況驅使一場席捲整個製造業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撲面襲來。
2021 年 02 月 22 日

中小型製造業邁向工業3.5 善用外部資源才能跑更快

對智慧製造跟數位轉型相關議題研究甚深,並實際投入相關顧問諮詢業務,協助企業實踐數位轉型的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近日舉辦「2021台灣智慧製造展望論壇」。COVID-19疫情、貿易戰催化的供應鏈重組,以及RCEP上路等重大事件,將使台灣製造業必須用更快速度進行數位轉型。然由於台灣製造業的主體為中小企業,資源相對有限,如何善用外部資源,加快數位轉型的步伐,將非常關鍵。
2021 年 02 月 06 日

台德技術聯手高雄在地產業促數位轉型

德國大廠西門子深耕高雄,繼2020年加入「5G AIoT國際大聯盟」、先前與金屬中心簽約培訓離岸風電人才後,日前再於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長廖泰翔見證下,與金屬中心簽署「智慧製造合作意願書」。未來將聯手金屬中心對在地產業提供轉型解決方案,讓「數位轉型高雄隊」再添一員。高雄市經發局長廖泰翔表示,市府除了媒合傳統產業與科技大廠,也讓企業看見數位轉型帶來的成本效益及創造新商業模式,並且和在地大專院校聯手,超前部署培育產業相關人才,加速在地產業數位轉型。...
2021 年 01 月 18 日

中華精測董事會決議啟動三廠擴建計畫

中華精測5日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臨時),經該次董事會決議,因應未來半導體探針卡及智慧製造新事業的營運發展需求,擬以自有資金新台幣5.59億元購置土地,正式啟動三廠擴建計畫。預計中華精測第三座製造廠將於2024年峻工啟用。...
2021 年 01 月 06 日

最佳化設計/製造流程 半導體製造前進智慧化未來

現今的市場需求日益複雜,面對壓力,無論是整合元件製造商還是無晶圓/晶圓代工廠,都在尋求改善生產靈活性、縮短上市時間以及提高獲利率的方法。隨著新產品推出速度加快,開發、製造和產品上市的複雜性也日漸增加。為了滿足這些需求,業者試圖把產品設計、測試和製造連結在一起,進而在封閉迴路的反饋週期中獲得最佳的產品和流程。
2020 年 11 月 26 日

遠距互動/半導體製造導入AI 智慧應用走向人機協作

人工智慧(AI)的應用範圍已隨著技術成熟而變得更加多元,在遠距互動、交通管理、智慧製造、金融科技等領域都能在AI的助力之下邁向智慧化。疫情之下,遠距互動的需求大增,加上5G及AI助陣,終端裝置的使用者體驗大幅提升。智慧製造方面,台積電邁向無人工廠,輔以人工監控即完成自動化生產流程。...
2020 年 11 月 17 日

彈性多/難度低 協作機器人翻轉智慧製造氣象

各領域產業及消費市場對於科技的需求,皆是型塑科技新面貌的推手。以工業環境來說,機器人的出現有利於工廠將人力花費在更具難度的設備調度上。而隨著工業自動化逐步落地,以人工智慧(AI)驅動的協作機器人(Cobot)亦已出現在工業製造環境—其挾多項優勢的導入,將可望為工業生產模式及效益帶來革新。...
2020 年 10 月 28 日

PCB產業面臨升級挑戰 導入智慧製造蔚然成風

印刷電路板(PCB)是台灣電子零組件製造業中,規模第三大的產業。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與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共同整理的數據顯示,包含設備、材料與製造,2019年台灣PCB產業鏈的總產值,已達到新台幣9,643億元,距離成為台灣第三個兆元產業,只差一步之遙(圖1)。
2020 年 10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