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L/R&S攜手研究工業4.0無線技術

為了實現工業4.0應用,例如移動機器人或自動導引車輛,工業網路部署必須保證非常高的可用性、可靠性,並且在許多情況下保證低通訊延遲。5G NR技術包括3GPP Release 16中指定的最新增強功能,支援超可靠的低延遲通訊(URLLC),非常適合工業專網部署。然而,與任何無線系統一樣,通訊鏈路在部署的頻段上會受到潛在干擾。...
2021 年 03 月 30 日

系統彈性/客製化監控 AI加值智慧製造巧奪先機

無論是工業4.0或是智慧製造,德、美、日、中等各個國家都在大力發展並積極地提出相關因應策略;從美國的製造業回流、德國的工業4.0、日本的新機器人計畫再到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都在全力打造智慧化生產環境,以提升在新工業革命競賽的競爭力。儘管台灣製造產業在這方面的起步較晚,但仍可依據自身的優勢奮起直追,乘著4.0的浪潮在AI、物聯網、機器人、大數據分析等智慧製造關鍵技術上努力布局、盡情發揮,爭取在全球智慧製造的產業競爭中保持優勢。
2021 年 03 月 06 日

導入AI前進工業4.0 初探智慧製造專利布局

全球製造業因面臨市場快速變化,產品走向個性化、客制化的需求,競爭加劇的情況驅使一場席捲整個製造業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撲面襲來。
2021 年 02 月 22 日

工業4.0評估平台整合高效能處理 有線CbM系統設計更快速

在工業4.0中,以有線實體層介面連接MEMS感測器的常見挑戰,包括管理EMC可靠性和資料完整性。但是在RS-485/RS-422長電纜上分布SPI之類的時脈同步介面,同時在相同的雙絞線(幻象電源)上部署電源和資料時,會帶來更多挑戰。
2021 年 01 月 31 日

意法與愛德萬合作開發先進IC自動測試機台

愛德萬測試(Advantest)與意法半導體(ST)宣布,雙方已攜手研發出一套先進的全自動化出廠測試機台系統,以提升半導體封測設備整體效率和品質,並在意法半導體馬來西亞麻坡封測廠部署了試驗系統。 這套先進測試機台結合了愛德萬旗下T2000系統晶片測試系統和M4841溫控自動分類機(Tri-temp...
2021 年 01 月 04 日

突破封閉自動化系統框架 工業4.0擁抱新開放標準

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工業4.0和工業物聯網(IIoT)使用案例對工業的好處。如果不採用真正開放的數位工業自動化標準,在任何方面都將付出高昂代價: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延遲推出創新製造廠設計,並失去商機。
2020 年 12 月 17 日

突破封閉自動化系統框架 工業4.0擁抱新開放標準

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工業4.0和工業物聯網(IIoT)使用案例對工業的好處。如果不採用真正開放的數位工業自動化標準,在任何方面都將付出高昂代價: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延遲推出創新製造廠設計,並失去商機。
2020 年 12 月 10 日

Advanced Energy全新高溫測量平台可支援生產監控系統

Advanced Energy宣布推出一系列稱為Impac Series 600的全新高溫測量平台,其特點是可用來測量非金屬或金屬塗層的表面溫度,適用於工業生產設備。 Impac Series 600平台採用模組式、可現場配置的多通道隨插即用設計,是Advanced...
2020 年 11 月 20 日

施耐德電機協助中國生產力中心營運

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與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於「中國生產力中心 (CPC) 65周年感恩論壇」中簽署「數位轉型智慧製造研訓服務平台」策略夥伴備忘錄,承諾為其數位轉型智慧製造研訓服務平台提供智慧製造與IoT訓練軟硬體、Big...
2020 年 11 月 19 日

通訊技術/設備維護/資安保障缺一不可 全方位實現工業聯網應用

因應疫情及工業4.0發展,工業網路輔以物聯網、設備預測維護及工業資安的支援,皆是落實智慧製造的重要技術。
2020 年 10 月 25 日

專訪安馳科技專案技術應用工程經理黃信傑 疫情/中美貿易催化工業4.0發展升溫

近期在COVID-19疫情與中美貿易戰的催化下,人們對於工業4.0或工業自動化的需求不減反增。看準此趨勢的發展,安馳科技(ANStek)於2020年自動化展會中,規畫展示工業物聯網(IIoT)、震動監控系統(CbM)、電池監控系統與人臉辨識系統四大方案,以備戰工業4.0的藍海商機。
2020 年 09 月 26 日

感測/無線連接/AI高度結合 智慧物聯網萬事俱備

物聯網時代,感測及無線網路技術持續演進,加上人工智慧的助力,CbM、Wi-SUN及3D深度感測等應用逐漸落地。
2020 年 09 月 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