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車載系統合規國際安全標準

百年汽車產業遊戲規則,隨著軟體定義汽車(Software Defined Vehicles)的時代來臨,許多以前不曾見過的商機帶來的新潮流席全世界。不只半導體業、電子產業受惠,而傳統車廠也面臨轉型,在這波熱潮中,台灣車載產業鏈將會有最好的發展機會。為了使用者的乘車安全性,加上近年來汽車產業資安事件層出不窮,各大車廠對於電子產品的設計規格及品質要求日趨嚴格。有鑑於車聯網資訊安全的重要性,也為了降低車載產品設計生產風險,各供應鏈大廠商必須依照國際要求與車廠要規範,在產品開發生產過程中導入並符合汽車產業的上述要求。...
2022 年 11 月 29 日

軟體定義汽車帶來全新挑戰 先談資安才有大商機

在汽車智慧化、聯網化的發展趨勢下,軟體在汽車這項產品中,無疑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軟體定義汽車的概念也隨之產生。在未來,軟體不僅會控制汽車上上下下的大小次系統之外,還會有許多基於軟體所衍生出的新應用、新服務與新商業模式,例如完全自動駕駛的車輛,就很適合用來發展共享汽車這類服務,並發展出訂閱制商業模式。...
2022 年 10 月 27 日

專訪恩智浦半導體車載處理器資深市場經理余辰杰 即時處理器加速軟體定義汽車願景

車輛電氣化風潮持續熱燒,成為最熱門的半導體應用領域之一,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推出兩款車用即時處理器,S32Z和S32E協助汽車產業加快整合各種即時應用,實現域控制(Domain...
2022 年 09 月 24 日

ST新系列MCU整合電動車平台系統

意法半導體(ST)推出新款微控制器(MCU)並鎖定汽車電驅化趨勢和下一代電動車的空中線上更新域區控制系統。為了支援汽車產生、處理和傳輸大量資料流程及下一代電動車的發展,ST推出新的Stellar P車規MCU,為業界首款可在2024年車款上整合CAN-XL車載通訊標準的MCU。...
2022 年 09 月 19 日

從機械駛向電子 自駕車技術/應用進展神速

本文將討論環景和後照鏡替代方案,並且探討未來的技術趨勢,包括軟體定義的車輛以及虛擬實境和擴增實境。 嗜睡監測系統和駕駛員監控 最初的嗜睡監測系統與許多ADAS一樣也是機械性質的,安裝在車道之間和路邊。雖然不完美,但根據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1998年的統計資料,它是第一個能顯著減少因疲勞駕駛造成車禍的系統。NHTSA在1998年發表的一份關於疲勞駕駛的報告,該報告記錄了實驗室和車內打瞌睡的測量工具,而當時透過生理訊息來檢測是否打瞌睡是很常見的。但這只適用於實驗室環境,因為測量工具必須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做個別資料校正。該報告提到正在研究車載系統,如閉眼監控、轉向感測器和車道追蹤裝置(NHTSA,1998)。但由於技術上的限制,這些設備在當時沒有商業化(Dinges,1995)。...
2022 年 08 月 25 日

恩智浦S32車用即時處理器 加速軟體定義汽車願景

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推出兩款全新處理器系列,S32Z和S32E協助汽車產業加快整合各種即時應用,實現域控制(Domain Control)、區域控制(Zonal Control)、安全處理和車輛電氣化,電子元件/功能不斷導入車輛設計,域控制與區域控制能整合與簡化越趨複雜的汽車電子設計。該系列產品導入現階段車用MCU最先進的16奈米(nm)製程,可滿足L3~L4功能,下一代產品將採用5nm製程,瞄準更先進的L4~L5自駕功能的系統需求。...
2022 年 08 月 22 日

自駕上路挑戰重重 車用高效運算平台過關斬將

汽車架構逐漸轉向ECU集中化,在實現自駕的過程中,汽車系統需要的算力增加,同時面臨散熱與軟/硬體整合等挑戰,須要透過軟體協助系統優化,才能加快研發速度並實現全自動駕駛。
2022 年 01 月 28 日

Arm:軟體定義汽車需具備耐用硬體

軟體定義汽車的吸引力相當明顯,藉由智慧型裝置的使用,消費者已經體驗到智慧型裝置可以輕鬆升級,應用程式及錯誤也可以透過無線方式進行更新與排除。隨著消費者對於更高階的自動駕駛的興趣與日俱增,整個產業也有志一同的朝著電動化動力系統、以及可在車上達成如智慧型手機體驗般的娛樂資訊技術的方向轉移,於是把車子開到經銷商再接上電腦讀取偵錯資訊或進行軟體更新設定的想法,已經顯得越來越過時。...
2021 年 09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