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供應鏈韌性勢在必行 AI高效力助產業數位轉型

地緣政治的衝擊導致供應鏈斷鏈危機,促使製造業者意識到必須盡快提高供應鏈韌性。韌性較高的供應鏈可靈活應付市場變化,具有高度抗風險的能力。其中,人工智慧(AI)有助於產業實現供應鏈韌性,企業透過智慧化工具的預測與模擬等能力,可即時掌握市場突發狀況並規畫應變策略。現階段AI的技術進展與可用的運算資源呈正相關,目前全球AI技術研究朝向大型模型訓練的方向發展,因此需要Exascale超級電腦的支援。若台灣能建立自有超級電腦並免費提供學術應用運算資源,將能有效提升技術競爭力。實務應用方面,供應鏈斷鏈可能成為新常態,因此企業需要整合內部專案,並善用數據與AI工具來提升韌性。...
2022 年 12 月 12 日

AI視覺辨識再進化 SPoVT強化3D點雲補全

在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以及自動駕駛相關的領域中,確保車輛對於周遭的環境有充分的辨認以及理解,以利駕駛系統做出判斷,是相當核心的重要功能。這些功能仰賴的是機器視覺技術的應用。最常見的技術應用除了用光學相機拍攝周遭景象再進行辨識之外,利用能捕捉深度的感測器,比如說光學雷達(LiDAR),紀錄周遭的三維點雲(3D...
2022 年 12 月 12 日

意法AI開發工具支援深度量化神經網路

意法半導體(ST)推出STM32Cube.AI version 7.2.0,為微控制器(MCU)廠商推出之首款支援超高效深度量化神經網路的人工智慧(AI)開發工具。 STM32Cube.AI將預先訓練好的神經網路轉換成STM32微控制器,其可以執行優化的C語言程式碼,是充分利用嵌入式產品有限的記憶體容量,以及運算能力所開發出的尖端人工智慧解決方案重要工具,將人工智慧從雲端轉移到邊緣裝置,能夠為應用帶來優勢,其中包括原生隱私保護、確定性即時回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功耗。邊緣人工智慧還有助於優化雲端運算使用率。...
2022 年 12 月 09 日

車用AI辨識更敏銳 RGB-IR實現多元影像感測

由於近來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應用對於辨識照片細節的要求越來越高,單一成像的攝影機無法勝任這些工作。例如3D或人臉辨識需要兩個不同焦距的彩色攝影機或者彩色照片外,還須一個針對紅外線光IR(Infrared)的結構光感測IR相機進行深度感測。更別說視訊會議上因為配合投影設備的操作,以至於空間的照明亮度不足以拍攝出清晰的照片與人像。若透過IR補光,則可提供AI除了物體與色彩外所需距離感或隱藏資訊,但是兩個鏡頭的成本也較高。IR補光一般可分為純粹的補強環境亮度或圖案投影結構光(Structured...
2022 年 12 月 08 日

ADI大力部署智慧邊緣 工控/行動裝置運算一把罩

製造業加快智慧化腳步,同時為了確保系統的即時性與資訊安全,智慧邊緣成為顯學。因此,亞德諾半導體(ADI)的2022年科技展以「Sensor Edge」、「Insight Edge」、「Cyber Edge」以及「Power」四大展示主題分享如何在邊緣提高生產力、強化安全性和獲取智慧洞察;展示方案完整涵蓋環境感測/精密控制、能源供應與資料擷取,及分別針對新型人工智慧(AI)與專為物聯網(IoT)應用而設計之微控制器系列。...
2022 年 12 月 08 日

NEC力推臉部/虹膜辨識 強化智慧生活身分驗證

基於人工智慧(AI)的臉部辨識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行動裝置,未來若導入機場作為身分認證的依據。同時在金融領域結合虹膜辨識技術,確保更精確的認證安全,將為機場通關、虛擬商店購物、提款機操作等應用帶來更便利的使用者體驗。...
2022 年 12 月 05 日

Imagination/MulticoreWare攜手展示GPU卓越性能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宣布與MulticoreWare建立新合作關係,成為該公司在Imagination GPU上優化演算法的首選軟體研發合作夥伴。MulticoreWare為一家專業於軟體解決方案及服務之公司,產品主要用於在各種低功耗、嵌入式和異構系統上最佳化電腦視覺、感測器資料處理與人工智慧(AI)應用。...
2022 年 12 月 05 日

ST嵌入式AI方案增加機器學習開發簡化功能

為擴大開發工具之功能並加速嵌入式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ML)開發專案,意法半導體(ST)推出NanoEdge AI Studio和STM32Cube.AI的升級版本。這兩個開發工具有助於將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移轉到應用邊緣裝置。移轉到網路邊緣後,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將有顯著優勢,包括原生隱私保護、確定性即時回應、更高可靠性和更低功耗。...
2022 年 11 月 30 日

專訪NI台灣區總經理郭皇志 NI大推軟體訂閱並強化通路合作

國家儀器(NI)長期耕耘電子測試認證領域,早期以軟體與模組化方案提供產業彈性且前瞻的測試服務,近年因疫情對科技產業發展帶來衝擊,加上產業的快速演進,NI推動客戶服務再造,希望簡化客戶數量,提升服務深度;另外,技術服務上,也希望以訂閱制取代買斷式業務,與客戶建立更長期的夥伴關係。...
2022 年 11 月 27 日

專訪瑞薩電子台灣總經理詹維青 瑞薩深耕布局多角化系統級技術

長期在車用電子領域取得成功的瑞薩電子(Renesas),面對車輛電氣化的風潮,將更深入自駕化與電動化的需求,提供可信賴的嵌入式設計創新,同時針對新興的物聯網、消費性、工業與基礎建設領域,使數以億萬計的智慧型裝置得以相互連結,讓人們得以安全、安心地工作與生活實現該公司To...
2022 年 11 月 26 日

AI強化供應鏈韌性 助產業彈性面對挑戰

日前台灣人工智慧學校舉辦2022台灣人工智慧年會,主題為「AI進行式:地緣政治下的供應鏈重組與人才培育」。產業面對COVID-19疫情、中美貿易戰與俄烏戰爭帶來的外部因素衝擊,原有供應鏈的運作模式受到挑戰。在地緣政治的變局中,業界廠商必須祭出更加智慧化的策略來應對,以免遭受未來可能再次出現的斷鏈危機衝擊。其中,聯發科技資深處長梁伯嵩及緯創資通數位轉型產情研析室處長邱之崧,在年會中分享AI技術進展及電子產業應用AI提升供應鏈韌性的策略。...
2022 年 11 月 24 日

凌華AI相機開發套件整合NVIDIA Jetson Nano模組

凌華科技推出結合NVIDIA Jetson Nano模組的視覺開發套件AI Camera Dev Kit。凌華運用25年的機器視覺設計經驗,致力滿足人工智慧視覺開發者對於快速完成概念驗證(PoC)和可行性測試的需求,推出袖珍型開發者套件,整合影像感測器、鏡頭、產業應用導向的I/O、各種周邊和凌華邊緣視覺分析軟體EVA。此AI相機開發套件具備低成本、簡單整合、快速開發、易於獲取開放資源和高度可擴充性等優勢,能加速AI視覺原型開發,同時讓使用者可將套件無縫轉移到凌華的邊緣AI視覺裝置。...
2022 年 11 月 2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