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結合機器視覺 創新應用源源不絕

機器視覺在製造業應用存在已久,但過去的機器視覺本質上是以規則為基礎的專家系統(Rule-based Expert System),不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能處理的問題範疇也較為專一。這也使得機器視覺的系統整合商(SI)規模普遍不大,但在特定領域有非常深厚的技術累積。以機器學習(ML)為基礎的機器視覺系統,則可能改變這個產業風貌,並為這項技術打開更廣闊的應用空間。
2019 年 02 月 21 日

迎戰5G大數據運算難題 GPU力助電信商導入AI效能

5G高頻寬、低延遲與大資料量傳輸特性,預期將會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也意味著在5G時代將帶來處理大數據運算的難題。為此,電信商開始攜手GPU廠商,企圖以導入人工智慧(AI)效能的方式,解決5G資料量爆炸的課題。...
2019 年 02 月 13 日

助力AI/ML應用發展 Sensor Hub開發平台報到

AIoT發展熱戰方酣,無論是晶片商、系統服務或OEM廠商都大舉投入相關技術。為了能加速人工智慧(AI)與機器學習(ML)應用更加蓬勃,英飛凌推出可編程感測器中樞(Sensor Hub)開發平台方案,不僅提供各種感測元件,同時更協助OEM廠商設計樹莓派(Raspberry...
2019 年 01 月 28 日

傳統SoC效能有瓶頸 MPSoC驅動AI多元應用

隨著智慧安全、機器人或無人駕駛汽車等應用越來越依靠嵌入式人工智慧(AI)技術,來提高效能及提供全新的使用者經驗,傳統運算平台上的推論引擎很難在有限的功耗、延遲和物理尺寸限制下滿足實際的需求。推論引擎受限於嚴格定義的推論精度、匯流排寬度,以及較低調整彈性的記憶體,來最佳化速度、效率與晶片面積。因此,我們需要一個靈活應變的運算平台來滿足在嵌入式AI上運行先進卷積神經網路(CNN)時所需的要求。
2019 年 01 月 24 日

人工智慧技術引發各領域AI投資熱潮

人工智慧(AI)將深入各行各業、個個角落,根據產業研究機構資策會MIC研究指出,AI將成為基盤性技術,全球人工智慧的科技支出,2016年約為4.5億美元,但預計於2020年達到192.8億美元、2021年更將突破達到289.6億美元,顯示全球公私領域皆將人工智慧視為科技研發投入的重點,並將逐漸導入應用以強化自身競爭力。...
2019 年 01 月 21 日

產業需求紛湧現 AI鋒頭銳不可擋

AlphaGo的橫空出世,使得AI不再只是紙上談兵,而是能真正落實生活之中;而AI不僅將改變人們的生活環境,也同時成為企業間提升競爭力的新法寶,AI發展也因而持續加快。
2019 年 01 月 17 日

有效降低失蹤人口數 臉部辨識應用/需求看漲

近年北美公開槍擊事件頻傳,加上全球各種恐怖攻擊引發恐慌,公共和商用攝影監控應用因而持續增加;而在人工智慧的協助之下,臉部辨識能力大幅躍進,不僅提升安防等級,也使失蹤人口數明顯降低。
2019 年 01 月 14 日

台北科技大學機電學院院長專訪 跨領域學程培育AI人才

與產業界具有相對強烈的連結是科技大學的重要特色;面對快速變化的科技產業,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機電學院也自有一套因應變化的準則。
2019 年 01 月 12 日

臉部辨識/反詐騙/低電力喚醒三合一 人臉驗證準確率大增

人臉驗證一直被認為是電腦視覺領域中最大的挑戰之一,為此,IP設計業者便致力設計高準確度的人臉驗證系統;透過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技術,人臉驗證系統的準確度高達98.36%,有望解決利用照片、影片進行詐騙等安全疑慮。
2019 年 01 月 10 日

3D感測/機器視覺強強聯手 AI升級智慧製造商機無限

機器視覺由單純的產線光學檢測,在導入深度學習網路與3D感測技術之後,將進階為具備AI能力的智慧製造產線,這樣的轉變不僅展現在生產效率的提升上,更可以進一步精簡人力成本,然而這僅僅是十八般武藝的開端。
2019 年 01 月 10 日

希捷內部測試硬碟單位容量突破16TB

希捷科技近日宣布已運用其先進熱輔助磁記錄(HAMR)技術,建置並測試世界首款格式化且功能完備的標準3.5吋16TB企業級硬碟平台,打造出前所未有的高容量硬碟。希捷科技以領先群倫的HAMR技術樹立另一重大里程碑,2020年將單一硬碟的容量提升至20TB以上的計劃如預期進展。...
2019 年 01 月 07 日

AI驅動資料中心/邊緣運算需求 晶片低功耗成大勢所趨

隨著人工智慧(AI)、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使得資料中心的需求也逐漸擴大;其中,依然以超大規模的雲端服務供應商為市場主導。另外,邊緣運算的需求也持續延燒中。以上二趨勢都將帶動低功耗晶片需求,此設計方向也是所有應用場域的大勢所趨。...
2019 年 01 月 0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