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皮膚包覆更全面 原見精機/川崎重工合推工業協作機器人

新冠疫情為全球製造業帶來艱鉅挑戰,為保持產線穩定運作,工廠人機協作的升級轉型需求大增。但工業機器手臂為追求生產效率的極大化,作業時往往必須與人類作業員保持安全距離,使得人機協作的理想很難落實。如何讓工業機器手臂與人類作業員安全地協同工作,成為機器手臂產業的重大議題。為實現工業協作手臂的理想,專注研發機器手臂安全皮膚的原見精機,與日本川崎重工(KAWASAKI)攜手合作,共同發表了搭載安全皮膚的工業機器手臂,藉由高達95%且無死角的包覆度,讓工業機器手臂的安全度大為提升,並朝工業協作的目標跨出一大步。...
2020 年 08 月 24 日

TrendForce估2024年智慧製造市場規模上看4,000億美元

根據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表示,導入智慧製造將是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生存關鍵,除了帶動AR、遠端操作、視覺辨識等相關工具與技術發展,也透過部署更多自主無人搬運車(AGV)、行動機器人(AMR)等運輸機器,減少人力以維持社交距離。預估2024年全球智慧製造市場規模將上看4,0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10.1%,主要成長動能來自遠端與非接觸技術的升級。...
2020 年 08 月 18 日

任務枯燥/骯髒/危險都不怕 協作機器人跨金屬製造難關

如同其他多元的製造領域,金屬製造商也面臨著人力短缺的問題,期望通過結合新科技來獲得競爭優勢,而協作型機器人作為自動化產業中發展最快的領域,正在解決製造業中最棘手的挑戰。如協作型機器人遍布在焊接和金屬製造業的各種應用中,協助增加生產力、改善品質,並使勞工得以擺脫枯燥、骯髒和危險的任務,以從事更有價值的工作(圖1)。
2020 年 05 月 23 日

AI提升認知/本地化資料 協作機器人優化製造流程

機器人的工業運用已經歷好幾個世代,工業物聯網(IIoT)現在引進協作機器人(Cobot),在未來的工業自動化領域與人類建立相輔相成的工作關係。於此同時,物聯網(IoT)已是進行式,未來還大有可期。現在已有數十億部裝置連上網際網路,能擷取、操縱及處理來自不同來源的訊號。電腦連接生活中常用的物件和裝置,透過感測器接收資訊。物聯網從外部世界收集類比資料,編碼成數位訊號再透過網際網路傳送,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裝置、邊緣和雲端可發揮邊界的作用,將網路分成不同的領域,在其中處理資訊,顯見IoT有助於自動化作業的協調與控制。
2020 年 05 月 16 日

UR新應用套件簡化協作型機器人部署

Universal Robots(UR)持續擴大開放生態系統UR+,近日針對受歡迎的協作型機器人應用,推出了20款經驗證的全新軟硬體應用套件。這些隨插即用的應用套件藉由減少常見應用中的重複性工程設計,可降低專案風險與複雜程度,讓企業隨時都能快速建置與部署協作型自動化解決方案,以執行表面處理、檢驗、組裝、機器管理、材料搬運、點膠和材料處理等任務。...
2020 年 03 月 27 日

UR偕MiR砸3600萬美元建協作型機器人研發與製造中心

Universal Robots(UR)和Mobile Industrial Robots(MiR)共同宣布將在擁有「全球協作型機器人之都」美稱的丹麥奧登斯(Odense)興建協作型機器人研發與製造中心,占地約5萬平方公尺(建築物空間約3.2萬平方公尺)。此次合作在美國母公司泰瑞達(Teradyne)的財務支援下,共計投資3,600萬美元,預估2022年完工。...
2020 年 02 月 15 日

突破傳統自動化限制 協作型機器人提高競爭效益

面對經濟環境更迭、技術人才流失以及消費需求轉變等難題,製造業轉而導入協作型機器人,突破傳統工業自動化多重阻礙,為產值再創生機。
2020 年 01 月 05 日

協作機器人泛用性高 UR在台聚焦半導體/電子製造

目前工業機器人重點發展聚焦在汽車工業、電子製造及金屬零件三大產業,而中國是現今全球最大的市場;但台灣作為電子零件製造重鎮,對於機器人的需求也名列前茅。以人機協作為主要產品訴求之一的協作機器人大廠Universal...
2019 年 04 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