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飛凌攜手NVIDIA推動800V直流電源架構

英飛凌宣布為NVIDIA針對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推出的800V直流電源架構提供支援。隨著AI的快速增長,現有的54V資料中心電源基礎設施已逐漸難以滿足需求。集中式800V直流架構將能降低功耗、提升效率並增強可靠性,但這種新架構需要新的功率轉換解決方案與安全機制,以防範潛在風險並避免因服務或維護等原因導致的高昂的伺服器停機成本。...
2025 年 11 月 05 日

安富利剖析2026~2030五大智慧移動趨勢 軟體主導車輛功能

全球電子通路廠商安富利(Avnet)日前舉辦「2025智慧移動論壇」,聚焦AI、自動駕駛與電動化新世代。從2026年到2030年,智慧移動產業將迎接五大關鍵轉折:AI驅動汽車、次世代電力技術、邊緣人工智慧、供應鏈韌性與智慧基礎設施整合。而這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一場從硬體導向進化到軟體定義的革命。...
2025 年 11 月 05 日

ROHM發表AI資料中心800 VDC電源解決方案白皮書

半導體製造商ROHM發表了針對次世代800 VDC架構的AI資料中心用先進電源解決方案白皮書。 本白皮書基於2025年6月發布的合作新聞稿內容,詳細闡述了ROHM為AI基礎設施適用的800 VDC供電系統提供的最佳電源解決方案。...
2025 年 10 月 31 日

Power Integrations發表1250/1700V AI資料中心氮化鎵電源架構

節能型功率轉換領域的高壓積體電路廠商Power Integrations(PI),展示了其PowiGaN氮化鎵技術對於新一代AI資料中心的優點。Power Integrations在聖荷西舉辦的2025...
2025 年 10 月 28 日

伺服器電源新技術百花齊放 電源產業挑戰/機會並陳

GPU的電源需求,成為加速技術創新的催化劑。Matrix拓撲因具備高效率與高功率密度而備受關注,但其暫態響應能力不足,仍待補強。另一方面,AI伺服器電源廠正面臨客戶規格與架構需求分歧,研發負擔加重的挑戰。如何兼顧前瞻技術、穩定供應與快速開發,已成電源產業必須正面迎戰的課題。...
2025 年 10 月 02 日

生成式AI浪潮發酵 電源產業展現新風貌

生成式AI的興起,正在全面改變資料中心的樣貌,也讓電源產業迎來久違的轉型契機。這股浪潮不僅帶來更高的運算需求,也推動相關技術與產品加速進化。電源設計工程師、晶片商與系統供應商,正共同面對新的挑戰與機會。...
2025 年 10 月 02 日

科林研發於SEMICON Taiwan 2025展示半導體創新技術與永續發展策略

全球半導體設備製造與服務供應商Lam Research科林研發將於SEMICON Taiwan 2025(9月10日至12日於台北市舉辦)展出推動半導體產業創新的突破性成果,並呼應今年SEMICON Taiwan主題「世界同行創新啟航」,展示其先進封裝與異質整合解決方案如何賦能全球半導體生態系。...
2025 年 08 月 29 日

低損耗高精度 GaN助力人形機器人突破控制瓶頸

人形機器人整合了許多子系統,其中包括伺服控制系統,電池管理系統 (BMS) ,感測器系統, AI 系統控制等。將這些系統整合至人員體積中,同時維持複雜系統的平穩運作,要符合尺寸與散熱需求是極富挑戰性的。人形機器人中空間最受限的子系統是伺服控制系統。為了達到與人類類似的運動範圍,機器人中通常部署了約...
2025 年 08 月 18 日

寬能隙功率元件擁抱新藍海 GaN/SiC深化AI/高速充電應用

在AI資料中心、5G/6G、電動車與再生能源等高科技應用推動下,產業對高能效與高電壓架構的需求持續攀升,寬能隙功率半導體如碳化矽(SiC)與氮化鎵(GaN),正快速成為推動未來科技發展的關鍵核心。 這類元件具備高速、高耐壓、低耗能等特性,成為替代傳統矽元件的最佳設計選擇,帶動電力電子技術的革新。然而,在實際導入產品設計與量產時,開發者仍面臨驅動設計、封裝散熱、EMI干擾與可靠度驗證等技術挑戰,亟需更深入的技術交流與產業合作。...
2025 年 08 月 15 日

GaN技術助力人形機器人伺服系統提升控制精度與功率密度

人形機器人整合了許多子系統,其中包括伺服控制系統,電池管理系統(BMS),感測器系統,AI系統控制等。將這些系統整合至人員體積中,同時維持複雜系統的平穩運作,要符合尺寸與散熱需求是極富挑戰性的。人形機器人中空間最受限的子系統是伺服控制系統。為了達到與人類類似的運動範圍,機器人中通常部署了約40部伺服馬達(PMSM)和控制系統。馬達分布在身體的不同部位,例如頸部、軀幹、手臂、腿部、腳趾等。此編號不包括手中的電機。若要模擬人的手自由度,一隻手即可整合十幾個以上的微馬達。這些馬達的功率需求視執行的特定功能而定;例如,驅動機器人手指的馬達可能只需要幾安培,而驅動髖部或腿部的馬達則需要100安培以上。...
2025 年 07 月 15 日

英飛凌12吋氮化鎵晶圓量產目標不變 價格肉搏戰更形白熱化

美國氮化鎵(GaN)電源晶片業者Navitas近日在送交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SEC)的報告中指出,該公司的晶圓代工訂單將逐漸由台積電轉往力積電。台積電亦證實,該公司正在與客戶密切配合,確保轉移過程平順度過。業界普遍認為,競爭過於激烈,是促成台積電放棄氮化鎵晶圓代工業務的主因。但其實國際大廠對氮化鎵技術的發展前景依然相當樂觀,例如英飛凌(Infineon)就在台積電確定淡出氮化鎵晶圓代工業務後,宣示該公司的12吋氮化鎵晶圓量產計畫將持續推進,預計在2025年第四季向客戶發出第一批樣品。因此,可以預期的是,氮化鎵電源晶片的市場競爭,只會比現在更加白熱化。...
2025 年 07 月 04 日

車用WBG IC可靠度驗證達陣 確保高電壓/高功率可靠度

電動車技術的快速發展,800V電力系統逐漸成為主流,甚至還有大廠開出1200V的氮化鎵(GaN)功率晶片規格。隨著電壓與功率的提升,產品可靠度的挑戰也隨之增加。日益嚴格的驗證標準,如何滿足?繁雜的國際規範,又該如何掌握?是否有適用於高電壓高功率產品的完整驗證解決方案?...
2025 年 05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