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LED進駐背光應用 成本/功耗仍有改善空間

MicroLED顯示技術的成熟度目前尚未達到可量產的水準,短期內消費型電子市場的顯示技術依然將以LCD與OLED為主流。不過,目前已有業者開始將MicroLED應用在LCD背光,盼藉此實現高動態範圍(High...
2018 年 01 月 30 日

3D-Micromac/TDMDA/瀚笙舉辦ILaCoS論壇

3D-Micromac與元件產業協會(TDMDA)及瀚笙科技(MOS Technology),將於2月1日在新竹聯合舉辦第6屆國際雷射與塗層論壇(ILaCoS)。 3D-Micromac技術長Uwe Wagner表示,虛擬與擴增實境、自動汽車、以及家中、辦公室及行動裝置的綠色能源計畫,都對顯示器市場和新一代顯示器技術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新興的顯示器技術需要新製造方法,隨著半導體、LED及顯示器市場不斷融合,勢必需要運用微電子的專業技術以進展到下一世代的顯示器。在此快速演進的顯示器市場,ILaCoS論壇將聚集各領域專家,分享專業知識和建立新的夥伴關係。...
2018 年 01 月 29 日

正面迎戰OLED大浪 MicroLED為台廠利器

由於OLED具備比LCD螢幕更好的色彩對比與顯色度,儼然已成為顯示技術新寵。然而OLED面板壽命短且專利由少數廠商掌握,使得應用發展亦有局限與風險。同樣擁有自發光優勢的MicroLED技術正在穩定進展中,有望成為另一個主流顯示技術。
2017 年 12 月 04 日

歐盟無鎘禁令上路在即 友達做好接招準備

量子點材料為LCD螢幕帶來更好的色彩品質,是液晶陣營與OLED對抗的重要技術。然而,含鎘量子點材料對於環境污染尚有疑慮,歐洲委員會也在近期宣布將全面禁止銷售含鎘產品。為此,眾材料廠商紛紛積極開發無鎘量子點材料,台灣面板廠商亦隨時關注此動態進展,並積極布局無鎘材料供應鏈。...
2017 年 11 月 21 日

AR/VR需求起飛 Micro LED成顯示首選

隨著擴充實境/虛擬實境(AR/VR)應用起飛,相關的顯示需求也受到相當大的重視。由於AR/VR所使用的頭戴式裝置螢幕距離眼睛非常近,顯示器最理想的畫素密度將上看2,000ppi,遠超過目前LCD、OLED顯示器可以達到的水準,但Micro...
2017 年 11 月 15 日

大尺寸OLED面板成本難降 普及率提升仍有阻礙

據集邦科技旗下WitsView估計,2017年大尺寸面板面積只約略較2016年增長6%。儘管在2017下半年將有三條來自中電集團的新產線加入,然而產能必須要遞延到2018年之後才能看到明顯的成長,該波成長有望達到10%,是2013年之後最大的一波漲幅。其中,大尺寸OLED面板相當受到關注,但由於這類面板的成本下跌速度緩慢,短時間內恐難成為主流。...
2017 年 10 月 17 日

奧寶展出高階顯示器製造良率提升方案

奧寶科技於2017年9月20至22日參加在台北舉行的Touch Taiwan展覽會,重點展出公司旗下適用於量產OLED、可撓性及高階超高畫質(UHD)、4K/8K電視面板的自動光學檢查、電性測試及雷射修復等方案。...
2017 年 09 月 26 日

Imec展示先進微影技術OLED元件

中華映管(CPT)與歐洲imec-Holst研究中心聯手合作,此次在台北9月舉辦的2017智慧顯示與觸控展覽會(TouchTaiwan),展示了藉由先進微影技術製作的超高解析度OLED多色並排像素元件。...
2017 年 09 月 26 日

相關計畫/資金前仆後繼投入 軟性電子四大應用商機可期

過去大家對電子產品所要求的「輕薄短小」已逐漸無法滿足實際需求,軟性、可以任意形狀的電子產品需求越來越多,近年來開始風行的穿戴裝置,貼身的各種感測器,智慧衣等產品都有軟性顯示器、軟性電路板、軟性電池等軟性電子的需求,應用市場不管是感覺或是市調機構的預測都潛在著極大的商機。
2017 年 09 月 17 日

思渤發表OLED顯示器Mura補償IC

思渤科技(CYBERNET)與多家大型半導體廠商攜手合作,共同研發針對OLED顯示器具有Mura補償功能IP的顯示器驅動IC。 思渤常務執行董事吉永弘希表示,該公司利用迄今為止在實際業務中所積累和掌握的光學技術和影像處理技術知識,研發出了針對平面顯示器(FPD)的光學檢測、調試系統及Mura補償功能IP,並表示很榮幸能夠將這些產品投入市場,為顯示幕相關廠商的業務發展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2017 年 02 月 21 日

閃避LED價格戰紅海 日亞化聚焦四大應用市場

大陸廠商挾政府補助大舉入侵LED市場,加上液晶背光及照明市場供給過剩,導致LED產業面臨嚴峻考驗。有鑑於此,日亞化鎖定車載、雷射、紫外光(UV)與智慧照明四大領域,預計藉由此四大市場創造另一波成長高峰。...
2016 年 11 月 28 日

五大契機推動 應材營運可望再創佳績

半導體先進製程技術、3D儲存型快閃記憶體( NAND Flash)、製成圖形技術(Patterning)、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需求增,以及中國加碼投資,將成為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未來三年市場營收成長五大因素,帶動相關設備需求與投資。該公司推估2019會計年度非一般公認會計準則(非GAAP),調整後每股盈餘的目標為自2.45美元成長為3.17美元,這代表未來三年每股盈餘年複合成長率約為17%。 ...
2016 年 10 月 0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