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ESG浪潮席捲下,「綠色轉型」已經成為企業必須重視的課題,無論是企業想要追求ESG目標,或是普通消費者對於綠色消費及低碳商品有著更高的期望,都是推動企業減碳轉型的重要動力。筆者觀察,許多企業在思索推動減碳與數位轉型的過程中,往往存在推動數位轉型需要投入更多的IT支援、員工及機房成本等,因而不利於追求減碳目標的迷思。
另一方面,如何同時兼顧數位轉型與ESG發展的進度,也成為許多企業主的難題。事實上,企業發展ESG目標與數位轉型兩者並不相悖,隨著環境保護意識提升,消費者推崇綠色生活和消費觀念,讓市場對綠色科技需求增加,社會對低碳生活也有更高期待,企業更應該積極思考,如何運用創新技術能量減少碳足跡,讓數位轉型成為減碳轉型的最強後盾。
上雲趨勢重新定義數位轉型
使用創新科技與實現碳中和之間的關係,並不如表面上地那樣單純只是資源與成本增加的層面。事實上,正是因為市場對綠色科技的需求大力推動了技術創新,使其成為達到有效節能減碳不可或缺的手段。
過去,多數企業將數位轉型聚焦在尚未數位化的企業走向數位化的過程,而隨著企業數位化的普及,當今企業的轉型,也包括了從傳統基礎設施遷移到雲端的趨勢,這一趨勢甚至超越了傳統定義上的「數位轉型」,成為現今企業談論轉型時的新典範。以上雲為基礎的數位轉型,實際上正好與企業綠色轉型的趨勢兩相呼應。不論是在數位轉型的藍圖規劃中納入減碳的考量,或是在邁向減碳目標的過程中透過雲端部署加快腳步,都已成為當今企業經營者必須具備的關鍵思維。
隨著遷移到雲端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上雲不僅是提升整體營運效率並降低成本的關鍵,同時也是綠化組織 IT 營運的重要一環。根據埃森哲(Accenture)調查,企業將本地IT基礎架構遷移到雲端運算的企業,碳足跡平均能減少84%。從成本效益上來看,採用雲端的解決方案明顯比傳統IT的優勢更明顯。顧能(Gartner)也預測,2025年將有85%以上的企業會優先採用雲端技術,且95%以上的新數位工作負載也將部署在雲端平台上。除了雲端運算平台的特性本身就助於企業減少投入在傳統IT基礎設施中所產生的碳排放外,雲端計算和許多雲原生應用亦能為企業帶來更顯著的經營效率提升及減少多餘資源損耗,上雲因而成為助企業減碳、追求永續目標的關鍵措施。
另外,現在的雲端作業系統也達到前所未有的水準,例如能進一步地支援智慧算法,將全球數以萬計的伺服器匯集到一台超級電腦中,每秒3.63 TB 的即時峰值處理能力助伺服器的資源利用率提高 10~40%;也能透過人工智慧、數據分析技術等方式來監控、管理和預測碳足跡。這類型的資料中心不僅更加「綠色」,在性能、可靠性與安全性上亦更加出色。企業除了上雲自身獲得的助益之外,更能利用這些技術進一步做為優化其設施和商業經營的資源使用。
科技創新助力實現ESG目標
隨著各界對於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視程度日漸升高,低碳生活和消費的觀念廣受推崇,社會對綠色生活的期待亦大幅提升。不論是企業能讓消費者輕鬆參與綠色消費,或是企業本身透過上雲等措施達到的科技創新,各企業皆逐步發展出最適合自身的ESG藍圖。無庸置疑地,企業考慮的面向、因素各不相同,採取的手段方法也因人而異,而運用創新技術絕對是幫助企業實施ESG的關鍵策略。筆者也觀察到越來越多企業願意為了追求ESG目標,除了部署雲端之外,也更廣泛地採用許多綠色、低碳的創新技術。
舉例來說,現在最新的雲端計算硬體和軟體技術除能幫助資料中心提升效率外,伺服器也被設計為能更好地支持雲原生基礎設施,讓伺服器為人工智慧計算量身訂製,使大規模的數據部署能達到更好的成本效益。除了雲端本身的特性之外,亦有許多新興技術能讓雲端基礎設施更加低碳、永續,減少資源浪費。以筆者任職的阿里雲為例,為協助客戶量化碳足跡、制訂更好的減碳規劃,阿里雲推出「能耗寶」永續發展平台,透過控制台及線上報告的可視化,助全球客戶測量、分析及管理商業活動及產品的碳排放,加速企業的永續發展轉型進程。另外,阿里雲也與許多企業共同合作從公有雲廠商的角度思考減碳的可能性,如幫助攀鋼集團對煉鋼全流程進行優化,最終幫助煉鋼廠節省25%的人工,生產效能也提升2.4倍。
上雲對於企業IT效率提升無疑是相當顯著的,與此同時,採用雲端與雲原生方案也能使企業降低投入於IT基礎設施的資源、降低能耗,為節能減碳、追求永續作出重大貢獻。正因科技創新的幫助,讓不同產業及人群皆能利用綠色技術實現低碳社會環境,讓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不再遙不可攀。
(本文作者為阿里雲智能港澳及菲律賓區域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