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矽(a-Si)薄膜(簡稱矽薄膜)太陽電池模組市場前景堪憂。受到今年矽料過剩影響,矽晶(c-Si)模組急速降價,再加上新崛起的碲化鎘(CdTe)太陽電池模組也以價格攻勢快速搶市,讓原本獨具成本優勢的矽薄膜太陽能技術,面臨前後夾擊的威脅。
工研院IEK能源與資源領域產業分析師王孟傑表示,台灣投入矽薄膜太陽能的廠商家數眾多,但仍無法掌握應用市場,為發展隱憂。 |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能源與資源領域產業分析師王孟傑認為,由於金融海嘯影響太陽能產業下游景氣,整體市場需求大為縮減,連帶使得結晶矽價格迅速下跌。此外,在中國大陸政府加持下,不少大陸結晶矽供應商趁勢崛起,因此,估計至2013年以前,結晶矽市場都將呈現供過於求的態勢。
根據市調機構Photon Consulting與IEK資料統計,全球結晶矽價格從2007年10月每公斤約325美元,大幅滑落至2009年8月僅達約50美元。相較於2004年太陽能產業興起,隨即帶動結晶矽價格飆漲,2008年價格甚至曾一度上漲至每公斤400~500美元,現已不可同日而語。而隨著矽料價格驟降,矽晶模組價格亦應聲下跌,全球矽晶模組價格由2008年11月約3歐元,下降至2009年8月達2歐元以下,已逼近矽薄膜模組的1.5歐元。
眾所周知,矽晶模組雖發電效率高,但囿於價格因素,讓成本較低的矽薄膜太陽電池反倒後來居上,快速受到市場青睞。而今,矽晶模組價格競爭力已大幅增加,勢將有助未來的發展。王孟傑分析,現階段太陽能實際應用高度集中於地面與屋頂安裝,系統開發商在資金與資源有限下,傾向採用最有效率和最低成本技術,也因此,矽晶模組將可望在市場勝出。
另一方面,全球薄膜太陽能模組龍頭大廠First Solar所主推的碲化鎘技術,於2008年第四季已領先業界達成太陽能模組發電成本達每瓦1美元的目標,亦對矽薄膜太陽電池模組造成不小的威脅。王孟傑指出,目前矽薄膜太陽能模組發電成本為每瓦1.5~1.8美元,矽晶太陽能則是每瓦2美元,皆高於碲化鎘模組的發電成本。
隨著矽薄膜太陽能模組陷入腹背受敵的窘境,勢將對過去大舉投入的台灣廠商產生重大衝擊。王孟傑不諱言,現今國內矽薄膜太陽能廠的考驗將加劇,未來若未出現有效的解套策略,將難避免被市場淘汰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