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經濟部終於通過友達赴中國大陸設置7.5代線面板廠投資案,加上先前三星(Samsung)、樂金顯示(LGD)亦已核准登陸設廠,以及中國大陸政府大力扶植的京東方8.5代產線也將於2011年邁入量產,未來全球面板產業將供過於求,除將可能引爆一波整併風潮,台灣面板廠的走向也格外引發關注。
面板供過於求 中國整併態勢漸成形
圖1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電子與系統研究組組長鍾俊元表示,全球品牌委外代工風潮興起,台灣面板廠將有利可圖。 |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電子與系統研究組組長鍾俊元(圖1)表示,在帶動中國大陸經濟結構轉型的中國大陸十二五規畫表態中,新型面板顯示將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範疇,中國大陸政府勢必戮力培植。不僅韓國、台灣面板廠商陸續進駐中國大陸設立7.5、8.5代廠,中國大陸積極栽培的京東方8.5代產線亦預計於2011年投產,遂使中國大陸液晶產業群聚效應已然發揮,後續恐將引發產能過剩的隱憂,導致產業整併風潮興起。
2010年,中國大陸共有四條8代產線,預估2011年將有三條8代線量產,未來3年將陸續開出產能,鍾俊元預期,2012年後,中國大陸面板產能將供過於求,中國大陸毋須倚賴面板輸入,且海外亦無新蓋產能空間,恐將引爆水平或者垂直整合需求,其中若走向垂直整合,亦即電視品牌商向上整併面板廠,台灣面板商將無用武之地,因此應透過技術授權,使中國大陸仰賴台灣技術服務,以為未來水平收購中國大陸面板廠鋪路。
過去中國大陸電視品牌商並不具有面板製造能力,須仰賴台灣面板廠的製造能力,然隨著中國大陸政府資源力挺下,已逐漸具備面板生產能力,為保護國內面板產業競爭力,致使中國大陸政府將面板進口關稅由3~5%調高至8%,迫使韓國、台灣與日本面板廠擠破頭進入中國大陸設面板廠,現除日系面板廠外,韓國和台灣面板廠已順利獲准設立新世代面板廠,中國大陸華南、華北及華東液晶產業聚落正式形成。
儘管台灣面板廠商在西進設新世代面板廠慢半拍,然在日前友達赴中國大陸設7.5代產線投資案過關後,將加入韓國、中國大陸在中國大陸設廠的競賽,外界更揣測友達是否將順利與龍飛光電結合,將備受各界矚目。鍾俊元分析,隨著面板市場供給過剩,再加上韓國2010年市占首度達50%,2011年可望上看53%,以及中國大陸面板廠勢力的崛起,台灣面對韓國、中國大陸面板商的夾擊,除應加重中國大陸對台灣面板廠委外代工依賴、供應鏈共享之外,參股中國大陸面板廠亦為可行之道。
中國大陸面板廠發展速度不及三星、樂金顯示,導致營收虧損,如京東方,該公司過去運用官方資金購併北京松下彩色顯像管、美齊,並入股冠捷,在近年虧損之下,仍大力挹注資金投資新世代產線,未來政府是否仍繼續支持與營運狀況值得觀察。
繼6代產線動工後,預計於2011年正式量產,京東方8.5代廠亦已於2009年8月完工,並將於2011年開始量產,投資金額高達人民幣280億元。
另一方面,三星、樂金顯示、友達、京東方、華星光電及龍飛光電7.5或8.5代產線將陸續於2011、2012年導入量產,最快2012年全球面板產能即會爆滿。屆時,在僧多粥少下,面板廠將大舉搶單,預期中國大陸面板商將全力搶攻發光二極體背光源液晶電視(LED TV)、三維(3D)電視等以外的低階市占,對台面板廠衝擊力道大小,將取決於中國大陸政策走向。
中國官方主導與否 攸關對台面板業衝擊
圖2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組長周士雄分析,展望2011年,由於韓國、日本面板產能開出,將稀釋台灣面板出貨量比重。 |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組長周士雄(圖2)表示,京東方、華星光電與龍飛光電8.5、7.5代線預計於2011、2012年正式量產,加上三星、樂金顯示、友達獲准進駐中國大陸設新世代產線,預計2012~2013年全球面板市場恐將供過於求,至2012年,中國大陸產能開出後,勢將對台灣面板廠造成衝擊。
儘管台灣面板廠仍掌握高階LED TV、3D電視等高階技術領先優勢,然周士雄預估,至2012年,全球LED TV市場滲透率約達50%,中國大陸面板供應商仍有機會爭取另外50%的低階市占,恐將侵蝕台灣面板廠既有版圖。此外,家電下鄉風潮逐漸退燒,國際電視品牌大廠和中國大陸本土品牌業者勢力消長,由於中國大陸品牌商可能採用中國大陸本土面板廠的比重攀升,若中國大陸品牌商市占下滑,中國大陸面板採用比重可能受限,再者,中國大陸電視面板供需是否平衡,亦將影響台灣面板廠的市占多寡。
針對中國大陸面板商對台商市占的威脅,周士雄認為,中國大陸政府是否期望本土面板商進軍國際市場,以及關稅的調整等政策,在在影像對台衝擊大小,其中,若為扶植中國大陸電視品牌商躍上國際舞台,未來可能同意開放收購台灣面板廠,以達供應鏈垂直整合,抑或在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中將面板列入清單,均可能連帶影響台灣面板產業發展。
另值得關注的是,2012年後,全球面板市場是否將供需失衡,各家面板廠六代產線的動向格外引人關注,周士雄指出,在六代產線可能轉為製造中小尺寸面板之下,可能有助於紓解供過於求的問題。不過現階段各面板廠六代線的動態仍未明朗,尚待後續觀察。
至於韓國面板商對台威脅,周士雄談到,若台商能減少販賣大尺寸面板給韓國電視機品牌商,將有機會壓制韓國擴大全球市占。
此外,同樣備受產業界矚目的是,不具六代產能的業者逐漸退出大尺寸面板生產,而試圖轉戰中、小尺寸面板,如台灣的華映及瀚宇彩晶,且中、小尺寸面板廠將持續將產能投入如觸控面板、電子紙、主動矩陣式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等新技術產品製造。
受限視角技術 3D面板瞄準可攜式裝置
裸眼式3D市場已成三星、索尼(Sony)、樂金與友達等面板商兵家必爭之地,友達日前於國際平面顯示器展(FPD)展出全視角裸眼式3D筆記型電腦面板,並宣布於2011年第三季正式量產,惟囿於視角技術尚未突破,僅適合單人觀賞,主要應用領域將鎖定個人化的可攜式裝置。
戴眼鏡式3D仍存在使用不便利性,裸眼式3D將為大勢所趨。 |
友達3D技術開發處3D技術開發一部副理陳昭遠透露,裸眼式3D顯示為大勢所趨,2011年第三季,友達全視角裸眼式3D面板將正式導入量產,然受限於視角技術瓶頸,目前僅適用於個人觀賞的缺陷尚未克服,因此初期主要應用將瞄準可攜式裝置。現階段,該公司已克服裸眼式3D亮度、摩爾波紋(Moire)、影像串擾(X-talk)、死角及解析度弊病,並可提供2D/3D畫面模式切換模式。
另一方面,有鑑於3D電影院的影像規格尚未統一,陳昭遠認為,3D電視機品牌大廠正試圖制定出一致性的3D電影院影像標準,以期未來可藉此進軍家用3D劇院及3D電視市場,不過此仍有賴具影響力的品牌業者率先主導,爾後,其他面板製造商才有機會跟進。
3D顯示當紅,不僅是檯面上三星、索尼、樂金、三菱(Mitsubishi)、Panasonic、日立(Hitachi)、夏普(Sharp)、飛利浦(Philips)、友達等面板、電視品牌大廠競逐的市場商機,高通(Qualcomm)等新進業者對此市場亦躍躍欲試,在競爭者眾的情況下,陳昭遠不諱言,國外大廠在3D技術深耕多年,加上耗資龐大下,早已掌握可觀的專利技術,國內面板商仍須持續強化技術與生產能量,才能占有市場一席之地。
2011年,除中國大陸的新設面板產能外,台、日、韓的新增面板產能皆為既有產線的擴增,故整體面板產能增加幅度有限,市場供需稍顯吃緊。然隨著韓國、台灣面板廠商競相進入中國大陸設新世代產線,中國大陸將成為面板產業後續發展的焦點,更突顯出大尺寸面板產業朝集中化態勢,未來韓國、台灣、日本及中國大陸市占恐將生變。另外,中大尺寸和公共顯示器將朝裸眼式3D發展,市調機構預估,在2010年下半年陸續出貨下,至2011年台灣3D面板市場可望大幅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