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光子設計人工作業繁重 EPDA平台幫忙解難題

作者: Vinod Khera
2025 年 04 月 28 日
電晶體微縮一直在持續發展,但隨著製程節點不斷縮小,寄生效應增加、更高的時脈速度以及延遲上升,導致資料傳輸的能耗和延遲大幅提升。對於需要在各種系統之間傳輸大量資料的應用而言,這些成本是無法接受的。 對於高效能運算、快速通信以及大型資料中心的需求持續增長,推動了在晶片、插槽、電路板、系統及機架之間的通訊速率不斷提升。然而,隨著摩爾定律逐漸逼近極限,材料科學、晶片設計與光子技術的進步正在為高速、低功耗通訊開闢新道路。半導體與光子技術的融合帶來了典範轉移,使高頻寬、低能耗的裝置能夠無縫整合電子與光子元件。...
》想看更多內容?快來【免費加入會員】【登入會員】,享受更多閱讀文章的權限喔!
標籤
相關文章

瞄準大中華 Cadence推中文版高階PCB方案

2010 年 04 月 22 日

針對照明系統要求 無線射頻控制網路巧妙搭配

2011 年 03 月 10 日

晶片驗證少走彎路 EDA借力AI全速優化驗證過程

2022 年 11 月 17 日

為成本最佳化帶來新契機 Chiplet大潮擋不住

2022 年 12 月 01 日

意法半導體入選2025年全球百大創新機構 持續推動半導體技術創新

2025 年 03 月 21 日

先進SoC面臨散熱挑戰 熱學分析突顯STCO重要性(1)

2025 年 04 月 11 日
前一篇
英特爾任命莊蓓瑜為台灣區總經理暨業務行銷副總裁
下一篇
Hailo在樹莓派上實證LLM技術的語音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