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電氣化的趨勢帶動近年汽車電子領域的高度成長,隨著車用半導體在車輛中的使用量節節攀升,未來車輛將朝向智能化、自動駕駛(Autonomous)、個性化、軟體定義(Software Defined)、更高效與更具永續性等方向發展,ADI也透過電池管理、智慧座艙數位連接等解決方案持續深化車用領域的耕耘。
在2023年生成式AI帶動新的成長熱潮,AI變得更加普及,ADI台灣業務總監汪揚表示,由於AI的無所不在,因此AI的發展從雲端轉向邊緣的趨勢也更加明顯,更低功耗、低延遲、低成本與更高的隱私都是邊緣AI的優勢,ADI的AI解決方案亦訴求邊緣端,並以更小尺寸、更高效能為重點。
車輛也是邊緣裝置之一,根據統計,2022年全球電動車保有量已達1,600萬輛,出貨量部分,同年燃油車達7,300萬輛,電動車則達1,000萬輛;汪揚指出,預計到2027年,電動車保有量將成長八倍達1.25億輛,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25%,出貨量部分,燃油車約7,000萬輛,電動車將成長至3,000萬輛,而電動車使用半導體數量為燃油車三倍。
因此,ADI積極發展電動車應用解決方案,汪揚說明,該公司的先進電池管理系統(Advancing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dvancing BMS)可以協助電動車電池效能的提升,每次充飽電可行駛里程達20%,保護電池壽命超過十五年,並通過ASIL-D最高等級的汽車安全標準要求。另外,ADI也發展無線BMS,裝配更加簡單,可使用機器人裝配,與有線解決方案相較,無線電池包裝配時間可縮短70%,線纜也減少達80%。
半導體大幅導入車輛,讓車輛的架構越發複雜,傳統燃油車設計並沒有相關考量,因此新興燃油車與電動車一開始發展Domain Architecture,汪揚解釋,Domain架構是按不同功能將電子元件集中在某ECU,線材使用也多;未來,車輛設計將再進化到Zonal Architecture,設計以區域為主,架構更簡單有效率,可以大幅簡化線材使用。ADI針對不同功能發展相關的連接解決方案,數據部分為乙太網路邊緣節點匯流排E2B,音訊則為A2B匯流排,視訊為多路Gigabit影像與資料連接GM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