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四大迷思 5G跨界發現新大陸

近年隨著無線通訊發展,各電信商大舉布建5G,進而豐富人們的生活型態。由於5G具有多種優勢,得以突破既有技術局限,使智慧應用遍地開花。但面對5G技術更迭,不應將視角限縮於通訊傳輸速度的提升,而是進一步延伸至智慧應用,思考其與垂直產業的整合,開拓更多跨領域技術結合的可能性。
2020 年 03 月 23 日

晶片設計內銷轉出口 客製化成Cisco首要挑戰

面對市場變化,Cisco決定單獨出售交換器晶片,可說是近年來最具突破性的銷售策略。然而,以OTT市場屬性而言,每一個階段的升級對客製化產品的需求程度都很高,因此客製化將是Cisco未來在晶片銷售路上的一大挑戰。
2020 年 03 月 22 日

半導體設備/材料需求維持高檔 新冠肺炎將成短期變數

走過有些顛簸的2019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可望在2020年迎來復甦,從最上游的半導體設備、材料到晶片銷售,都可望繳出亮眼的成績。但新冠肺炎可能會對全球電子供應鏈造成短期影響,導致2020年跟2019年一樣,出現營運狂拉尾盤的局面。
2020 年 03 月 21 日

5G頻譜標金突破天際 企業專網發展更添變數

台灣5G頻譜競標第一階段在1月16日落幕,總標金高達新台幣1,380.81億元。其中,熱門頻段3.5GHz標金飆到1,364.33億元,為世界第三高。在第一階段釋出的270MHz頻寬中,中華電信標得90MHz、遠傳電信標得80MHz、台灣大哥大標得60MHz、台灣之星標得40MHz,亞太電信則未在此頻段中取得任何頻譜。
2020 年 03 月 19 日

穿戴式裝置商機竄起 感測/電源/眼球追蹤有前景

從手環、手錶到耳機,消費性穿戴式裝置的市場規模在近幾年出現爆發成長,專攻B2B應用或生醫感測市場的專業型穿戴式裝置,也在感測、電源管理跟人機介面技術日益成熟的情況下,可望成為下一個產業明星。
2020 年 03 月 16 日

集結眾多Ansys標竿型工具 AEDT實現多物理耦合分析

安矽思(Ansys)自1970年成立以來,便以物理領域的模擬解決方案作為主要業務,多年來已推出多種被業界公認為黃金標準(Golden Standrad)的模擬工具,例如熱模擬的Icepak、應力模擬的Mechanical系列、晶片設計的Redhawk系列、以及高頻電磁場模擬軟體HFSS等,都在其對應的工程應用領域擁有廣大的用戶群。
2020 年 03 月 14 日

訂價是科學?還是藝術?

法國有句諺語:「價格終會被遺忘,只有產品的品質還在。」消費者對價格的記憶是短暫的,但是低價劣質產品遺留的挫敗感,會形成難忘的記憶,投射為對品牌形象的厭惡;高價優質產品與良好的售後服務,才是形塑消費者持續正向價值認知的決定性因素。專業的產品經理,必須完美展現產品能給予顧客的價值,同時轉移消費者心中的「價格探照燈」。
2020 年 03 月 12 日

解決資安與系統整合難題 5G開放架構過五關斬六將

5G無線電接取網路仍有諸多問題等待解決,如電信設備廠的合作態度、產業鏈標準化開放進展、產業鏈上下游串連成效與開放架構可能引發的資安風險等。
2020 年 03 月 09 日

多物理模擬成EDA戰略高地 大廠平台策略各有千秋

由於半導體製程線寬越來越細微,單一晶片上整合的電晶體數量持續增加,加上先進封裝技術引入了各種堆疊結構與異質元件整合,IC設計者在開發晶片時,需要面對的不確定因素只增不減。為確保晶片能順利量產,並可在系統中如預期般運作,完善的多物理模擬變得更重要。
2020 年 03 月 08 日

專訪安立知業務暨技術支援部經理江宗縉 完整解決方案降低5G測試痛點

5G商轉是2020年科技產業最重要的議題,4G LTE時代相較,5G NR分為兩個主要頻段,包括Sub-6GHz的FR1與毫米波頻段的FR2。其中高頻毫米波指向性強,容易被干擾,所以基地台的布建以及發射方向的正確性很重要。如何在OTA環境中保證量測精準度,以及如何量測massive...
2020 年 03 月 08 日

解構/重組/簡化/效率 5G開放RAN產業鏈動起來

5G RAN開放架構就像是打開潘朵拉的盒子,供應鏈被切得更細,軟硬體架構由訂製走向開放,競爭讓硬體成本快速降低,標準化硬體系統因而得以簡化。
2020 年 03 月 05 日

O-RAN架構發展持續增溫 5G白牌基站商機日益「開放」

由全球主要電信營運商所倡議的開放式無線電接取網路(Open Radio Access Network, 以下簡稱O-RAN)架構,已開始擴大發酵,除陸續有電信業者宣布導入外,相關設備互通測試也如火如荼展開,讓5G基站白牌化發展更加成形。
2020 年 03 月 0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