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Port來勢洶洶 Thunderbolt鞏固非蘋市場

作者: 鄭景尤
2014 年 04 月 24 日

英特爾(Intel)於2013年中正式發表Thunderbolt 2標準,並進一步於年底宣布樂金(LG)將首度於顯示器採用Thunderbolt 2介面,而華碩、華擎、技嘉等非蘋陣營原始設備製造商(OEM)也力拱該標準,因此搭載Thunderbolt 2的主機板、周邊裝置將於今年一一亮相。
 



圖1 英特爾亞太區業務與市場事業群客戶行銷與價格部產品行銷經理盧進忠指出,該公司推出LMAT網站,加強採用該介面廠商間的合作關係。




英特爾亞太區業務與市場事業群客戶行銷與價格部產品行銷經理盧進忠(圖1)表示,Thunderbolt標準已問世2年多,該公司為持續推升該介面的市場滲透率,已投入更多資源在應用產品的驗證工作上,希望能提升廠商採用意願,並促進Thunderbolt介面於終端產品的能見度。
 



盧進忠進一步指出,Thunderbolt已成為蘋果(Apple)Mac系列產品的標準規格,且去年該公司發表的高階桌上型電腦Mac Pro甚至搭載六個Thunderbolt 2介面,可以透過菊鏈串接方式,連結至多三十六個外接裝置,包括儲存設備、超高畫質(UHD)顯示器等,且每個Thunderbolt 2埠具備高達20Gbit/s的頻寬,可以讓各種裝置以超高速度傳輸數據及影音。
 



除在蘋果產品已站穩地位外,今年Thunderbolt 2更將加速在非蘋陣營的裝置上大顯身手。盧進忠分析,當消費性電子全面邁入4K×2K時代,專業級的影音串流應用將對頻寬的需求大幅提升,以廣告設計公司客戶需求為例,超高畫質影音的原始資料(Raw Data)串流所需的傳輸速度至少須達15.6Gbit/s,而目前市面上能以單埠、單一纜線滿足上述需求的商用化方案僅有Thunderbolt 2應用裝置,且競爭方案的纜線傳輸距離一旦太長,則將產生訊號延遲(Latency)問題,但Thunderbolt 2可確保在3公尺銅線或30公尺光纖纜線長度皆維持良好的傳輸效能。
 



盧進忠指出,顯示器廠商相當看好Thunderbolt 2的應用潛力,因此今年下半年開始,搭載Thunderbolt 2的高階顯示器將大舉出籠,例如LG在今年的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中展示的21:9超寬顯示(UltraWide)螢幕–UM95(圖2),即率先採用Thunderbolt 2介面,而未來將有愈來愈多的超高畫質顯示器將Thunderbolt 2做為標準介面,以滿足更高速的傳輸需求。
 


圖2 搭載Thunderbolt 2介面的LG超寬顯示螢幕




不僅如此,Thunderbolt 2也已搭上擴充基座商機順風車。盧進忠指出,由於行動裝置設計不斷往輕薄化趨勢發展,例如蘋果的MacBook Air提供兩個第三代通用序列匯流排(USB 3.0)接口,消費者若拿來接滑鼠或外接硬碟,則無法在外接其他顯示器進行影音串流應用,因此,僅存的Thunderbolt接口即成為最佳的疏通管道。據了解,包括CalDigit、Sonnet、Belkin等廠商皆已在擴充基座產品線中採用Thunderbolt接口,而未來Thunderbolt 2將可以挾更高的傳輸速度優勢直接滲透擴充基座應用市場。
 



英特爾官方資料指出,目前市面上已有超過一百款通過認證的Thunderbolt產品,包括支援Mac及Windows兩大作業系統環境的裝置。2013年採用Thunderbolt技術的產品持續增加,特別是影音製作領域的應用產品成長情形最為顯著。


正當Thunderbolt介面全面搶攻非蘋陣營產品市場同時,由超微半導體(AMD)、德州儀器(TI)及視訊電子標準協會(VESA)其他成員力推的DockPort標準(圖3)也來勢洶洶。
 


圖3 DockPort功能一覽 資料來源:AMD




成本優勢彰顯 DockPort搶UHD影音傳輸商機
成本優勢彰顯 DockPort搶UHD影音傳輸商機 



DockPort標準整合USB 3.0及DisplayPort 1.2功能,同時可滿足充電需求,可望在今年第二季VESA正式公布相容性標準後,挾高效能、低成本及小尺寸等多方優勢,迅速於超高畫質影音傳輸市場竄起。
 



超微半導體策略聯盟暨解決方案推動企業副總裁Steve Belt表示,DockPort是延伸DisplayPort特性所發想的技術,可於單一纜線及連接器中實現影片、數據傳輸以及充電功能,且今年初已獲VESA採用,正式晉升為官方延伸DisplayPort的標準。
 



Belt更進一步指出,相較於既有的傳輸介面標準,DockPort可以讓消費者以價格較為低廉的單一連接器連結滑鼠、鍵盤、外部硬碟、印表機或遊戲機,以及最多四個以上的螢幕,實現同步影音串流應用。
 



目前,德州儀器已推出DockPort控制器HD3SS2521,封裝尺寸僅5毫米(mm)×11毫米,可減少三分之一的電路板占用面積及至少50%的原始物料清單(BOM)成本。
 



在小尺寸及多功能的特色加持下,DockPort將鎖定筆電、Ultrabook、平板電腦、擴充基座或Dongle等輕薄外型的應用產品。超微除在年初的CES展出DockPort的平板電腦參考設計外,在2月底的全球行動通訊大會(MWC)中,也再度展示「Discovery Dock」概念,讓平板電腦利用DockPort接口連接多台螢幕、鍵盤以及其他可提高生產力的輸入裝置,甚至為平板電腦充電,藉此強調DockPort可實現行動桌機(Mobile Desktop)體驗的效能。
 



相較於英特爾的Thunderbolt,DockPort生態系統更為開放且彈性。Thunderbolt目前係由英特爾自行製造控制器,其他晶片商僅能分食轉接器(Adapter)、切換器(Switch)等周邊元件商機,且由於生態系統尚未形成,各式元件價格皆偏高;反觀DockPort則已被VESA正式列為官方標準,目前超微與德州儀器兩家晶片商也分別推出平板電腦參考設計,以及符合DockPort規範的控制器/切換器,未來將可望帶動其他VESA會員跟進,因此今年開始,英特爾勢必得戮力鞏固Thunderbolt市占版圖,以避免DockPort進犯,而雙方的市場爭奪戰也將在VESA官方公布相容性標準後正式鳴槍開跑。
 


》想看更多內容?快來【免費加入會員】【登入會員】,享受更多閱讀文章的權限喔!
標籤
相關文章

雲端應用添柴薪 SSD市場需求大爆發

2014 年 03 月 03 日

系統架構/連接器規格翻新 USB 3.1傳輸效能大躍進

2014 年 04 月 06 日

具備低耗電/高頻寬優勢 SlimPort搶進行動裝置

2014 年 04 月 13 日

Ultrabook/Win8成特效藥 筆電產業回春有望

2011 年 10 月 17 日

加強軟硬體整合能力 台灣伺服器廠力拼轉型

2013 年 03 月 24 日

基礎建設還有改善空間 雲端遊戲普及仍有挑戰

2021 年 03 月 18 日
前一篇
HCE資安問題待解 NFC晶片商強推安全元件
下一篇
Altera攜手台積電打造Arria 10 FPGA/S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