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快速DC充電架構 電池電動車行駛距離大躍進

隨著市場上電池電動車(BEV)的款式陸續推出,加上政府亟欲利用電動車將汽車排放量減到零,使BEV成為市場的新寵兒。但BEV最讓人詬病的其中一點,就是行駛距離遠比不上內燃機(IC)引擎的車輛。雖然絕大多數BEV的行駛距離約有160公里(100英里),足以涵蓋平均的日常通勤距離,也就是大約10至20公里。但是,汽車可不只是一項滿足單一活動就足夠的運輸工具,日常的通勤範圍通常還會包含接送小孩上學、放學後送小孩去課後活動,還要順路去超市。將所有這些額外的路程考慮進去後,有些消費者甚至可能將電動車的充電量完全耗盡。此外,與內燃機車輛不同的是,電動車的充電工作可不是幾分鐘就能完成。在考量距離更遠的旅程時,還要經常停車充電,可不會是經得起考驗的選項。
2019 年 08 月 12 日

寬能隙材料來勢洶洶 SiC/GaN各有市場定位

基於寬能隙材料的功率半導體已經進入商業量產。電動車與儲能系統的發展,將為寬能隙功率半導體帶來極大的成長動能。
2019 年 08 月 01 日

貿澤擴展總部推動全球布局

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將大幅擴展其全球總部和發貨中心,以滿足不斷茁壯成長的業務需求,迎接下一個十年。該工程目前正進行中,預計發貨中心將擴大12 萬平方公尺以上,另外還將在德州達拉斯沃斯堡南方的貿澤園區內新建一棟面積...
2019 年 07 月 29 日

豐田/DENSO合資成立車用半導體公司

豐田(Toyota)宣布將與日本電裝(DENSO)攜手,合資成立半導體公司,用於研究和開發下一代車用半導體和車用電子元件,以因應未來自動駕駛、聯網汽車、電動車等市場。雙方合資的新公司預計於2020年4月成立,將招攬500員工,而DENSO占有50%所有權,豐田占49%。...
2019 年 07 月 15 日

Imec高能量密度固態鋰金屬電池 提升電動車續航力

電動車技術日益進步,對電池續航力與效能的要求也跟著提升。Imec日前推出新款高能量密度固態鋰金屬電池,大幅提升固態電池能量密度至400Wh /L,協助促進電動車發展。 Imec是奈米電子、數位和能源技術領域的研究和創新中心,同時也是EnergyVille的合作夥伴,Imec日前在歐洲電動汽車電池高峰會(European...
2019 年 06 月 25 日

TrendForce:電動車帶動IGBT產值2021年突破52億美元

根據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報告指出,電動車已成為汽車產業未來的主要成長動能,預估在2021年將突破800萬輛,為2018年的兩倍。由於電動車除了電池與發動機外,關鍵零組件以IGBT功率元件最為重要,其使用量約為傳統內燃機引擎汽車的5至10倍之多,因此將帶動IGBT市場總值持續成長,預估2021年IGBT的市場總值將突破52億美元。...
2019 年 06 月 24 日

促進EV/HEV發展 車廠/電池業者各擁對策

儘管全球車市規模下滑,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 EV)與油電混合車(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市場不退反進。在節能減碳的環保呼聲之下,加上各國政府推動相關政策,廠商積極發展電動車與油電混合車相關技術。
2019 年 05 月 30 日

布局自駕車/電動車市場 TI新款電池管理系統亮相

自駕車與電動車不斷發展,全球汽車產業在未來十年將發生顛覆性的轉變。同時,電動車電池需求也跟著水漲船高。因應此趨勢,德州儀器(TI)於2019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上推出最新的電池管理系統(BMS)參考設計,幫助促進電動車電池效能。...
2019 年 05 月 02 日

策略正確但禍福難料的Tesla FSD晶片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於日前的Tesla Autonomy Investor Day中,正式介紹了自家的Full Self-Driving(FSD)自駕車晶片,雖然說垂直整合在這個年代已經不是甚麼創新的策略,但是以Tesla目前在產業的地位,加上在這次發布之前,Tesla也進行了相當的專利布局,因此觀察FSD晶片的設計有助於一窺電動車/自駕車未來的發展趨勢。...
2019 年 04 月 29 日

提升能量密度 工研院推出新款鋰金屬固態電池

協助布局儲能電池關鍵材料與技術,工研院材化所推出新款高能量鋰金屬固態電池(Li Metal Solid State Batteries)。相較於傳統鋰電池(140Wh/Kg~180Wh/Kg),此高能量鋰金屬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高出了一倍(大於350Wh/Kg)。同時具備了高續航力跟安全係數,可增加產品單次使用時間。...
2019 年 04 月 25 日

節能減碳無可妥協 電動車系統效能大躍進

車輛電氣化迫在眉睫,未來幾年燃油車ICE的比重將逐年減少,根據產業研究機構調查,在2032年,50%的車輛將有電動馬達協助傳動系統。不過,燃油車輛要到2045年市占率才會低於50%。提升電動傳動系統效率,有助於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2019 年 04 月 18 日

憑藉高切換/低損耗特性 SiC有效降低EV供電成本

插電式油電混合車和全電動車的需求正大幅成長,更嚴格的排放法規是推動需求成長的原因之一。這類車輛配備各式各樣的電力電子裝置,目前其中大部分都是以矽為基礎。不過目前和未來都需要進一步提升效率和功率密度。由於矽在效能方面停滯不前,碳化矽因而成為一種高效的替代選擇。
2019 年 04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