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器/軟體框架雙管齊下 IBM攜手群環共築台灣AI生態系

因應人工智慧(AI)快速發展,並完善台灣AI生態系,IBM宣布與群環科技擴大合作,PowerAI深度學習平台框架,提供AI解決方案的模擬測試,加速深度學習框架與神經網路訓練時間;而IBM也於日前發布新一代POWER9處理器,提升AI運算效能,期待在PowerAI深度學習平台框架及POWER9的助力下,提升企業AI競爭力。...
2017 年 12 月 25 日

自主機器世代將至 GTC展示多樣AI開發平台

NVIDIA於2017年10月舉辦GTC Taiwan大會,除了展示CUDA GPU於人工智慧(AI)的應用之外,亦展示多樣AI開發平台,其中包含虛擬實境(VR)開發環境Holodeck、自動駕駛DRIVE...
2017 年 10 月 27 日

AMD發布全新嵌入式繪圖處理器

AMD發表AMD Radeon E9170系列嵌入式GPU,其為首款基於Polaris架構的獨顯級嵌入式GPU,採用多晶片模組(MCM)規格與整合記憶體,協助業者設計出體積更小、更省電的客製化產品,同時有PCI...
2017 年 10 月 12 日

加快自駕技術開發 NVIDIA推出公版平台

自智慧型手機市場發展成熟後,汽車相關的技術發展儼然成為當今最火熱的科技議題。然而,在自動駕駛領域卻依然缺乏像是手機、個人電腦產業的公版解決方案,讓不同業者可以更快、更方便的投入產品開發。NVIDIA汽車業務開發資深經理蕭怡祺指出,NIVIDIA希望能夠為產業開來一自動駕駛公版平台,讓各家車廠能夠依照品牌需求發展出自有的人工智慧駕駛功能,進而讓自動駕駛生態圈真正成熟。並且,待自駕車系統發展成熟之後,其他領域的人工智慧應用便也能快速發展。...
2017 年 09 月 27 日

凌華發布工規高階媒體雲端伺服器

凌華科技(ADLINK)近日發布新款媒體雲端伺服器–MCS-2080,其為一款專用的高密度平台,在2U空間中可支援高達16顆Intel Xeon E3-1585 v5處理器。同時,也是一款應用導向智慧平台,其高效能和高可用性的設計和內建高效能GPU,可滿足4K以及H.265影像應用的關鍵需求與挑戰,廣泛應用於影像分析、廣播以及與遠端教育和遠端醫療相關的視訊會議。...
2017 年 08 月 10 日

搶攻邊緣運算大餅 FPGA低延遲特性亮眼

各大廠爭先搶攻邊緣運算大餅,FPGA技術在延遲性上的領先優勢,不容小覷。首先,在DDR記憶體處理上,本身就與傳統架構有所不同,以致於延遲可以降到很低。除此之外,該技術在SoC的批次處理(Batch)架構也相對較小,因此得以兩方面降低延遲。這樣的特性,促使了FPGA十分適合用來滿足伴隨5G而來的各種高即時類型應用。...
2017 年 05 月 18 日

NVIDIA跨足智慧城市 AI技術進駐安控應用

NVIDIA宣布推出NVIDIA Metropolis智慧影像分析平台,為打造人工智慧(AI)城市鋪路。現已有超過50家AI城市合作廠商,採用NVIDIA深度學習解決方案進行即時洞察讓社區生活更加安全且更智慧化,並改善交通及資源使用。...
2017 年 05 月 11 日

搶搭人工智慧順風車 台灣投入新晶片開發有機會

人工智慧(AI)風潮席捲而來,各大晶片商、設備商與應用服務商皆大舉投入相關技術,期能搭上人工智慧這波浪潮起飛,創造成長高峰。當然,台灣也不應在這波趨勢下缺席,台灣本身具備硬體晶片研發能量,加上AI對運算力與推理能力的需求,開發新晶片做為台灣進入AI的切入點,將有望為台灣IC產業開啟新契機。...
2017 年 05 月 04 日

GPU模型推論效能升級 邊緣運算裝置AI更強大

GPU模型推論效能不斷提升,各種邊緣運算裝置上所內建的人工智慧(AI)能力也變得更加強大。NVIDIA旗下軟體目前已可協助客戶做8位元與16位元的神經網路運算最佳化,不僅讓GPU模型的推論(Inference)更形完善,同時對硬體資源的需求也明顯降低,只需要一小塊電路板就能支援AI演算法。...
2017 年 04 月 20 日

AIoT浪潮興起 小型處理器核心滿足邊緣運算需求

小型處理器核心的出現,替人工智慧進駐各類終端裝置開闢了全新道路。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有越來越多應用產品開始在終端上進行即時運算,也就是所謂的邊緣運算。不過,目前的處理器核心對許多終端裝置來說,功耗仍嫌偏高,雖具有強悍的效能,卻難以滿足邊緣運算需求。有鑑於此,索思未來(Socionext)採取用小型核心堆疊的晶片設計架構,實現用同一款核心滿足各種運算需求的目標。...
2017 年 04 月 12 日

AI演算法日新月異 FPGA靈活特性優勢顯著

人工智慧(AI)演算法日新月異,對嵌入式處理器的靈活性帶來許多考驗,也讓以靈活彈性著稱的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元件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賽靈思ISM行銷資深技術經理羅霖表示,由於人工智慧目前還處於發展階段,演算法日新月異,目前還沒有一個算法可以固定下來,這為ASIC的設計帶來很大挑戰,因客戶往往需要的是十分靈活的架構。...
2017 年 04 月 07 日

三大技術崛起 人工智慧進入應用萌芽期

人工智慧(AI)技術發展已久,但遲遲未見爆發性成長。時至今日,隨著深度神經網絡(Deep Neural Network, DNN)、GPU和大數據(Big Data)技術發展的成熟,人工智慧應用已跨過全新里程碑,預計將掀起一波應用浪潮。分析機構甚至預言,十年後,將很難找到不具備某種人工智慧功能的科技產品或應用。...
2017 年 04 月 0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