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傳統矽基元件 SiC力助車載充電器高效運行

車載充電器(OBC)可將來自電網的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為車內的電池充電,用於電動車(EV),例如純電動車(B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因為它們位於車輛內部,所以重量、尺寸和效率成為關鍵的設計考慮因素。
2022 年 03 月 24 日

新興技術試煉場 Formula E帶領電動車進化

賽車成為車廠軍火展示與實現新功能的場域,在電動車發展的過程中,可以由觀察賽車的新功能與充電機制的變化,得知未來電動車效能的發展方向。
2022 年 02 月 21 日

Power Integrations新推高壓切換開關晶片

Power Integrations宣布在其InnoSwitch 3-AQ系列中新增了兩款符合AEC-Q100標準、額定電壓為1,700伏特的IC。這些新裝置是業界首款採用碳化矽(SiC)一次側切換MOSFET的汽車級切換電源供應器IC。新型...
2022 年 02 月 21 日

兼顧電池設計/動力系統/成本結構 SiC擘畫電動車普及藍圖

多數的國家訂定減碳共識,促使電動車市場蓬勃發展。當電動車逐漸取代油車,其動力系統、電池續航能力都是業界關注的技術,汽車供應鏈持續朝向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的方向邁進,同時盡可能優化成本結構,期望電動車售價降低並受到市場接受。
2022 年 01 月 27 日

博世加入寬能隙半導體戰局 碳化矽晶片量產計畫啟動

碳化矽(SiC)半導體具有體積小、效率高、功率密度大的顯著優勢。經過多年的研發,博世(Bosch)目前準備開始大規模量產由碳化矽材料製成的功率半導體,以提供給全球各大車廠。未來,越來越多的量產車將搭載博世的碳化矽晶片。...
2021 年 12 月 07 日

晶片缺貨新常態 半導體產業鍛鍊供應鏈韌性

面對劇烈變動的國際局勢,未來晶片缺貨恐成新常態,產業鏈韌性亦是半導體業共同面對的必修課題。
2021 年 12 月 02 日

意法/A*STAR IME投入碳化矽研發 聚焦新加坡電動車與工業

意法半導體(ST)日前宣布與美國科學技術研究單位A*STAR的微電子研究所(IME)共同投入碳化矽(SiC)開發,為新加坡的電動車與工業市場奠定基礎。 IME執行長Dim-Lee Kwong表示,很高興與意法半導體共同投入碳化矽的研發,藉以滿足電動車市場不斷成長的需求。雙方之後也將繼續投入在新加坡的研發工作,鞏固其研究、創新、企業等多領域的地位。...
2021 年 11 月 30 日

購併UnitedSiC Qorvo進軍第三代半導體 

功率放大器(PA)供應商Qorvo宣布,該公司將收購美國碳化矽(SiC)功率半導體製造商United Silicon Carbide(UnitedSiC)。藉由這件購併案,Qorvo將可把業務觸角延伸到快速成長的電動車(EV)、工業電源、電路保護、可再生能源和數據中心電源市場。UnitedSiC的產品線將成為Qorvo基礎設施和國防產品(IDP)業務之一,並由UnitedSiC的總裁兼執行長Chris...
2021 年 11 月 05 日

功率暨化合物半導體晶圓產能將於2023年突破千萬片大關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近日發布功率暨化合物半導體晶圓廠至2024年展望報告(Power & Compound Fab Report to 2024)中指出,全球疫情蔓延下,半導體供應鏈一度受影響,疫後汽車電子產品不斷提升的需求即將復甦。全球功率暨化合物半導體元件晶圓廠產能2023年可望首次攀至千萬片晶圓大關,達每月1,024萬片約當8吋晶圓(下同),並於2024年持續增長至1,060萬片。...
2021 年 10 月 21 日

中央大學攜手是德研發第三代半導體 加速5G基建及電動車創新

是德科技(Keysight)攜手國立中央大學光電科學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Optical Sciences Center),共同合作提高了GaN、SiC應用研發及測試驗證之效率,並加速5G基建及電動車創新之步伐。...
2021 年 10 月 05 日

專訪英飛凌電源與感測系統事業部大中華區協理陳志星 寬能隙功率元件GaN/SiC大有可為

半導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隨著許多領域陸續電氣化,尤其5G、雲端運算、物聯網、電動車等趨勢,而為了提升效率與擴大應用規模,耐高電壓、更低導通電阻與更快切換速度的寬能隙半導體氮化鎵(GaN)、碳化矽(SiC)迅速崛起,Infineon長期投入功率元件的開發,自然在當紅的第三代半導體擁有完整布局。
2021 年 09 月 30 日

提升切換式電源供應器效率 SiC無縫切入高電壓應用

切換式電源供應器(SMPS)使用傳統的矽(Si)MOSFET技術,持續提升整體效率。其中使用新的矽製程、設計方法,以及在創新的全新拓撲使用這類裝置,不斷向前突破提升效率。過去幾年來興起碳化矽(SiC)等寬能隙技術,提供各式各樣令人興奮的特性,協助工程師實現更高效率,不過使用時必須衡量兩種技術之間的價格差異。650V...
2021 年 09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