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飛凌CoolSiC MOSFET650 V系列為應用帶來可靠度與效能

英飛凌科技(Infineon)持續擴展其全方位的碳化矽 (SiC) 產品組合,新增 650 V 產品系列。英飛凌新發表的CoolSiC MOSFET能滿足廣泛應用對於能源效率、功率密度和耐用度不斷提升的需求,包括:伺服器、電信和工業...
2020 年 03 月 03 日

英飛凌攜手SMA力降變頻器系統成本

全球各地安裝的太陽能光電容量迅速成長,現今光電系統的總輸出約達600GW,提供了潔淨且符合成本效益的電力,相當於取代約600座的中型燃煤火力發電廠。德國SMA Solar Technology公司(SMA)與英飛凌科技(Infineon)因應此項成長趨勢,推出新一代採用碳化矽(SiC)的創新太陽能變頻器。該新型半導體材料可降低變頻器系統成本並提升其效率,進一步降低太陽能發電的生產成本。...
2020 年 02 月 04 日

SiCrystal偕意法宣布碳化矽晶圓長期供應協議

羅姆(ROHM)和意法半導體(ST)宣布與羅姆旗下公司SiCrystal簽署一項碳化矽(SiC)晶圓長期供應協議。協定規定,SiCrystal向意法半導體提供總價超過1.2億美元之150mm碳化矽晶片,滿足時下市場對碳化矽功率元件日益成長的需求。...
2020 年 01 月 17 日

Maxim推高CMTI效能隔離式碳化矽柵極驅動器

Maxim宣布推出MAX22701E隔離柵極驅動器,協助高壓/大功率系統設計者將電源效率提升4%,優於競爭產品;功耗和碳排放減少30%。驅動器IC針對工業通訊系統的開關電源進行優化,典型應用包括太陽能電源逆變器、馬達驅動、電動汽車、儲能系統、不斷電供應系統、資料農場及其他大功率/高效率電源等。...
2019 年 12 月 30 日

意法宣布完成Norstel AB併購

意法半導體(ST)宣布完成對瑞典碳化矽(SiC)晶圓製造商Norstel AB(Norstel)的完整收購。在2019年2月宣布首次交易後,意法半導體行使期權,完成收購剩餘的45%股份。Norstel併購案總金額達1.375億美元,由現金支付。...
2019 年 12 月 20 日

Cree攜手意法擴大碳化矽晶圓供貨協定

Cree和意法半導體(ST)宣布,雙方將現有碳化矽(SiC)晶圓多年長期供貨協定總價提升至5億美元以上,並延長協定有效期限。這份延長供貨協議相較原合約總價提升一倍。依照協議,Cree在未來幾年將向意法半導體提供150mm碳化矽裸晶圓和磊晶晶圓。增加晶圓供應量讓意法能滿足全球市場,尤其在汽車和工業應用對碳化矽功率元件快速成長的需求。...
2019 年 12 月 02 日

滿足寬能隙元件測試 量測設備首重高電壓/電流

寬能隙解決方案相繼問世,在相關產品測試需求逐漸增加的情況下,量測業者陸續推出高效、便利的解決方案,在滿足市場測試需求的同時,也助力縮短寬能隙方案開發時程。
2019 年 10 月 14 日

緊跟電氣化/智慧化趨勢 功率半導體競逐車電商機

電動車、自駕車的發展創造出龐大功率半導體銷售商機,吸引相關元件供應商爭相投入MOSFET、IGBT,甚至SiC新產品研發。
2019 年 10 月 03 日

滿足寬能隙半導體量測 儀器/探棒雙雙升級

寬能隙功率半導體(SiC,GaN)具備更高的操作溫度、高運行電壓、高運作頻率和低功率損耗。採用寬能隙功率元件,能夠使得導通時及切換時的耗損能量降低,讓整體運作功率大幅降低,同時大幅降低設備的體積、重量及價格。為此,寬能隙解決方案備受電源供應業者青睞,且已逐步進入量產階段,終端產品亦已開始銷售。...
2019 年 09 月 24 日

瞄準消費性市場 高整合GaN方案蓄勢待發

基於寬能隙材料的功率半導體已經進入商業量產,而相較於主攻高電壓應用市場的碳化矽(SiC),氮化鎵(GaN)則是在消費類找到應用商機;而為滿足消費性產品對成本、體積、效能的要求,高整合解決方案成為電源元件供應商拓展GaN市場的主要利器,例如Power...
2019 年 09 月 04 日

碳化矽MOSFET助陣 工業傳動能源效率大勝以往

由於電動馬達占了工業大部分的耗電量,工業傳動的能源效率成為一大關鍵挑戰。因此,半導體製造商必須花費大量的心神,來強化轉換器階段所使用功率元件之效能。本文將會描述無論就能源效率、散熱片尺寸或是節省成本方面來看,工業傳動不用矽基(Si)絕緣柵雙極電晶體(IGBT)而改用碳化矽(SiC)MOSFET有哪些優點。
2019 年 08 月 15 日

落實快速DC充電架構 電池電動車行駛距離大躍進

隨著市場上電池電動車(BEV)的款式陸續推出,加上政府亟欲利用電動車將汽車排放量減到零,使BEV成為市場的新寵兒。但BEV最讓人詬病的其中一點,就是行駛距離遠比不上內燃機(IC)引擎的車輛。雖然絕大多數BEV的行駛距離約有160公里(100英里),足以涵蓋平均的日常通勤距離,也就是大約10至20公里。但是,汽車可不只是一項滿足單一活動就足夠的運輸工具,日常的通勤範圍通常還會包含接送小孩上學、放學後送小孩去課後活動,還要順路去超市。將所有這些額外的路程考慮進去後,有些消費者甚至可能將電動車的充電量完全耗盡。此外,與內燃機車輛不同的是,電動車的充電工作可不是幾分鐘就能完成。在考量距離更遠的旅程時,還要經常停車充電,可不會是經得起考驗的選項。
2019 年 08 月 12 日